第31部分(第2/4 页)
消云散,这位两代帝师,应该学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北洋船政大臣孙纲曾亲率潜艇攻敌,又亲历大东沟之役,潜艇与大铁舰之孰优孰劣,何不让他说说?”孙毓汶忽然说道,
孙纲本来以为他想说的李鸿章都说了,应该没自己什么事了,等着朝廷给拨钱就行了,孙毓汶冷不丁放了这么一炮,倒吓了他一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潜艇虽为水下攻敌之利器,但目前行不能及远,潜不能过深,仅可做偷袭之用。护岸守口,巡航保民,歼敌海上,非铁甲巨舰不可。”孙纲说道,“泰西诸国之海军,皆以铁甲巨舰为中坚,其余各式船舰,皆为巨舰之辅,如以快船为巨舰之护卫,巨舰为快船之掩护,战时收互助之效,我海军之快船现已稍有基础,所缺者,铁甲巨舰耳。”
“依卿所言,铁甲巨舰和快船都是必不可少的,是吗?”一直没有作声的光绪皇帝问道,
“皇上所言极是。”孙纲说道,“此番俄人敢横行无忌,即赖其铁甲巨舰四大艘也,兼以快船为辅,我水师铁舰快船皆少于俄人,此次能将俄人逼走,实属侥幸,此事可一而不可再,非有新式铁甲巨舰,不足以当其锋锐。”
“铁舰快船皆不可偏废,朕记住了。”光绪皇帝缓缓说道,目光有些殷切地看了看翁同龢,翁同龢却没有迎上皇帝的目光,而是看向别处。
光绪皇帝叹息了一声,说道,“铁舰快船同时兴办,力有未逮,众卿可有良策?”
“禀皇上,日本公使小村要求一次性向我大清和朝鲜付清赔款,如此款一到,两事同办亦属不难。”孙毓汶说道,并意味深长地看了翁师傅一眼。
孙纲看见光绪皇帝差点没蹦起来,只见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说道,“倭人地狭民贫,一下子能拿出如此巨款么?”
“回皇上,倭人既然能提出如此要求,就证明他们是有办法的,臣以为不妨答应他们,如此款到手,皇上也不必为海军无款而忧了。”孙毓汶说道,
“就如此办理吧。”皇帝点头了。
“禀皇上,还有一事,请皇上允准。”李鸿章说道,“海军经费,应专款专用,定为常例,每年应筹款目,应办何事宜,当使海暑各司一一周知,照款施行,朝廷亦确知用款著落之处,泰西诸国办理海军,莫不如此,我国亦当如此办理,方不致为不知者诟病。”
老狐狸把刚才翁师傅给他泼过来的那盆脏水,又迎头给泼回去了。
“拟个具体条陈报上来,照准施行。”光绪皇帝说道,
孙纲看到老狐狸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看样子老狐狸有些事情还是比他看得远,海军经费专款专用,翁师傅想拖后腿也不成了。
他现在有时候甚至觉得爱妻在有些方面都有很独到的眼光,自己是想起来一出是一出,上次把日本人正在建造的两艘战列舰给忘了其实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从那天起,他就反复叮嘱自己,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
下周分类封推!求票,求收藏!求点击!谢谢大家!
(六十九)美人自荐
朝会结束,孙纲将日本人在建的那两艘战列舰的事告诉了李鸿章,并说是军情处得到的准确情报(没敢说是自己的“未卜先知”,而且还给忘了),李鸿章知道后仔细考虑了一番,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晚辈想随时派人关注,探明日舰归国日期,派我水师在海上劫夺。”孙纲说道,
“不妥,”李鸿章摇了摇头,说道,“此二舰未入日本海军军列,就是商品,无理劫夺英国商品,容易给英国人落下口实,招致报复,我水师尚不足以与英人一战,不可贸然起衅。”
孙纲想想也是,点了点头,是啊,当初“定远”“镇远”建成归国之际,正值中法战争,法国人扬言此二舰如离开德国,必在中途抢夺,没法办,李鸿章只好命令接舰官兵就地等待,直至战争结束,此二舰才悬挂德国商船旗,由中德两国官兵开回中国。
法国海军当时比德国强,所以才敢这么嚣张,而中国现在所处的情况正好相反,所以老头子想的还是对的。
“此等巨舰,最快也得三年建成,老夫想个办法,看能不能趁日本人来换约时将他们一军。”李鸿章很欣慰地看着他,说道,“你办事很有成效,如有所需,尽管向老夫开口。”
“晚辈只想着怎么样能让海军快快有铁甲巨舰。”孙纲说道,“对了,海军之事已经有了眉目,关于陆军,中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