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她们只好依言跟他走去。
坐上马车,苏潼的眼光一直围着苏陵打转,如果眼神杀得死人,苏陵恐怕早已死了不下万次。
短短的一段路,在这样的折磨下显得异常漫长。
好不容易才到了皇宫,从马车中走出来,饶是苏陵见过许多大场面,也不禁为皇宫雄伟所折服,难怪这么多人宁死也要进宫。看着那碧瓦红墙,宫墙高耸,无数的历史画面闪过,一如宫门深似海,宫墙埋藏无数红颜。苏陵不禁有些感慨。
由不得她多想,脚步跟着他们走,早已走到了御花园。
她远远望去,一个明黄色的身影很是瞩目。苏陵知道皇上太后早已到了,露出了微笑。
虽然苏陵知道自己身着白衣,飘逸出尘,然而她还是愿意用笑去增添一份美好。
迈进到赏梅的亭子,众人都俯身拜倒,开口:“微臣民女给太后,皇上请安。”
皇上上前虚扶一把,笑道:“丞相不必多礼。”
太后亦笑言:“依哀家说都要成一家人了,何必如此多礼?来,潼儿和陵儿,让哀家好好瞧瞧。”苏陵和苏潼依言上前,让太后瞧了。
很快苏陵和苏潼被太后握住手,赞道:“丞相家的两个闺女长得真美,一个高贵大方,一个清丽脱俗。真是各有千秋。”两人自然谢太后夸奖。然后苏陵又跪下回道:“太后青春永驻,雍容尽显,岂是我们这些小辈可比。”
太后笑了,女人都爱青春,尤其是只能抓住青春尾巴的人。
她拉着苏陵的手,话锋一转:“说是赏梅,都没提到梅花呐。陵儿,哀家叫你先赏,怎么样?”
苏陵知道这是考验她了,看着经冬的雪未消,她略微思索,信手拈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陵儿以为,梅美就美在这气骨风韵上。”
“实乃妙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皇上开口了。苏陵抬头看他,却沦陷在了一片幽黑的深渊,熠熠生辉的眼睛里。
“姑娘兰心惠质,让本王钦佩。”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了个王爷,打断了她与皇上的对视。只见他一身白衣,倒也风度翩翩。
太后见到他,很是欣喜:“轩儿,你回来了。来,坐哀家这儿。”拉着他的手,坐在了太后的旁边。
太后再次考验:“你们会什么才艺啊?也让王爷看看。”
太后因为之前苏陵的出彩,率先看向苏陵,这是要她先表演了。但她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印象,太过张扬反倒失去味道。一个男人是喜欢完美的女神,但他们不会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于是苏陵摇摇头说:“太后,今日陵儿的身体略微不适,很抱歉无法表演了。还是让潼姐姐为你表演吧。”说完苏陵的脸色更为苍白,反倒多了一丝楚楚可人。
太后见状也不强求,只叫她好好休息,养好身体。有任何情况就叫御医。
见大家都望着自己,饶是平日里见惯别人注视的苏潼,脸上也浮起几片红云,在大红华服的映衬下,就像新嫁娘那般妖媚。皇上收回目光,大笑:“丞相真是生了两个好女儿。”丞相连呼:“谢皇上夸奖,谢主隆恩。”
苏潼拿出古筝,竟是演奏了一曲高山流水。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手法变化很快,跌宕起伏,真似流水荡漾,高山奔赴。苏潼的骄傲,是有资本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回味无穷。
第八章 月下起舞
见众人都在和苏潼谈笑,苏陵借故离开了亭子。亭外月色正好,月光像一缕纱一般笼罩大地。她走进梅林,看着月光,不禁想起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好的愿望,但这也只是愿望而已了啊!这诗还是外婆教她的呐。
苏陵的眼前浮现了那幅画面:一个稚嫩的孩儿在月光下跟着一个六旬老人呀呀学语:“明月几时有……”而老人欣慰的笑容,让她欣欣鼓舞。祖孙两人沐浴着月光的皎洁,安逸而祥和。
苏陵在回忆中笑了,对着月亮吟颂,聊以慰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等她朗颂完,她听到了树枝的响动,用余光不经意间瞄到了一个明黄色的身影。苏陵再次笑了。她双手闭合,对着月亮誓:“月亮婆婆在上,陵儿对天誓,陵儿的歌舞只给夫君看。”说罢,飘然起舞。她想反正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