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冲上去保护,而这对男孩的成长是一种干扰和破坏。孩子不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不能做出自己的决定,不能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最终不能独立自主。
妈妈用情感的线紧紧缠绕着孩子,画地为牢,报恩啊、讨债啊、恐吓啊、诱惑啊,孩子始终不能独立,建立不起真正自我,总是被动和不自主,逃避问题,一辈子也不可能真正快乐。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处在挣脱的痛苦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杀母或自杀。
一开始采访徐国静,我就问她:“你把账都算到妈妈们的头上,不太公平吧?”
“女人的思维是主观化、情绪化、感性的。女人式的焦虑来自缺少安全感,而安全感的建立需要一个支持系统,那就是男人的保护、支持和鼓励。”她答道。
杭州的一群妈妈,跟徐国静坐一堆儿聊天。她们讲,孩子学习不好恐惧,学习好别的方面不好也恐惧;老公不挣钱,她们为今后生活操心恐惧;老公挣钱,但又怕他在外边搞女人也恐惧……
“你看西方的女模特,眼神是定定的,里边有尊严、独立。而中国的女模特,常能看到一种媚态。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女人要讨好男人、取悦男人,因为依附男人,不依赖丈夫就依赖儿子。现在,我们的骨血里仍沉淀着这些东西。但社会大环境变了,更国际化,要求和影响女人独立,这就有一种冲突和矛盾。
“再说中国男人对女人的态度,包括他们的语言、眼神等,仍能看到中国古代男人对女人的态度,不是真正的尊重和平等。
“可以说,女人把男人对自己的态度,又转嫁到孩子身上,这就是社会链条。如果女人本身得不到爱和尊重,被当成附属品看待,她也不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去尊重。”
“一报还一报啊。”我听了,不禁有些感叹。
有一次徐国静讲课,到会场时才发现来的净是当官的,全是男的。她临时改变话题,讲“男人如何对待女人”。
“女人特别需要爱,有了爱就有安全感。别找借口说你们忙,爱花不了太多时间,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可我们的先生们,很少表达感情,包括用肢体语言,亲吻、拥抱,哪怕拍打一下。一分钟的亲吻、一分钟的拥抱,哪怕一句好话,都可以化解很多问题,甚至怨恨。这样做可以传递一个信号: 你在爱她。如果女人得不到爱、欣赏、珍视,她会把焦虑、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的。
“女人如果满足了,心理没问题,她和孩子健康,你们也一定幸福;假如女人和孩子出了问题,你们就是挣再多的钱,当再大的官,内心也是凄凉的。”
她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描述“家庭生态环境”: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家庭生态好,一定会长出好孩子。父如山,涵养水土,遮挡风雨,立在那,把孩子托起来看世界; 母如水,处处环绕滋润着,是动态的、美的; 假如山是荒芜的,寸草不生,水是污水,或干涸了,穷山恶水,能长出好孩子吗?”
扭曲的母亲(7)
● 种下的是爱,一定会回来爱; 种下的是恨,一定也会回来恨
有回做节目,徐国静问一个4 岁的小男孩: 你现在最想对妈妈做什么呢?没想到孩子一叉腰,手指比划着道:我最想打妈妈一顿,因为妈妈天天这样叉着腰说我。 在北京一所中学采访时,徐国静顺便搞过一个小调查: 回家跟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看她啥反应。
孩子一:“她在看报纸,没理我。我又说:妈妈,我真的爱你。妈妈才理我,说:你不爱我你爱谁?我整天给你吃、给你喝,大鱼大肉伺候你,鞍前马后陪着你,我容易吗?看看你这次考试……”
孩子二:“我妈说: 你从哪儿学得这么坏?”
孩子三:“她正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我说第一次她没反应,听完第二遍,她把毛衣一放道: 说吧,你要多少钱?”
徐国静认为现在的孩子开放,表达感情更直接。孩子尤其是在痛苦和挫折时,非常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真心的爱。一个得不到爱的滋润的人,脸上是没有光的,眼神也没光,肌肉会变形,人阴沉沉的,不正眼瞅人,内心是胆怯的。
“像刘海洋、马加爵都是大学生了,害人害己,杀人偿命难道他们不知道吗?他们缺的不是法律、道德,缺的是同情心,内心冷漠麻木,不能叫醒自己。否则,看到熊那么痛苦地挣扎,或杀过一个人后,他们会感到悲痛,能住手。但心是空的,情感的东西完全消失了。一个人心理垃圾太多,迟早要爆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