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对于新品的推广结果都简单而直接:
ü 过不了内部人(尤其是销售执行人员)关,新品将停在规划报告及公司仓库里;
ü 过不了经销商关,新品必然成库存,3…5个月后就成为处理品;
ü 过不了渠道铺货关,新品压在经销商仓库里,4…6个月就成为废品;
ü 过不了终端推广关,新品在4…6个月成为大龄即期货,面临换货或撤架、清场的选择;
ü 过不了消费者关,尝试之后缺乏重复购买,新品将面临真正的生死抉择!
前四关我们都可以将其统看做渠道,是销售执行负责的范围,是新品推广的第一扇门,大多数没有穿过A点的新品就是倒在这个“通道”里,因此一流产品三流渠道的生存概率远远低于一流渠道三流产品!
在挑剔新品的所谓好坏之前应首先看看是否完成渠道使命!
在新产品的过关过程中,沟通是营销的核心法宝。
1)企业新产品如何过五关
热产品:让市场不再冷(4)
2)闯五关的主要内容及时间界定
因此,我们说,市场没有偏私性,但确实更眷顾领先品牌,渠道成员也未必性本恶、然而经常走进自我偏狭的一隅,消费者更不会有成见、但获取芳心实在困难突破竞品、突破自我、突破消费者的核心方法只能是沟通,作为新品上市更是如此!
但不是与别人无关的喋喋不休,而是时刻关注相关者利益与需求的专业沟通:严格地看,推销过程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过程,是一种商业合作模式的建立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卖出自己的产品。只有这样,企业的产品才能真正顺利地过五关闯六将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3、拯救“夹生饭”产品
虽然如此,但是市场是千变万化,消费者在变,竞争者在变,一切的一切都在变。
产品夭折了不可怕,概念弄错了也不可怕,产品过不了五关也没有关系,但是重要的是企业如何去面对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常说的夹生饭市场和夹生饭产品的问题。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夹生饭市场的问题容易解决,而现实状况是,企业往往在面对夹生饭产品就傻了眼了,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就是一棍子打死,或者干脆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条道走到黑,但最后的结果是苦了企业害了消费者却成就了竞争对手,真正地是“我哭豺狼笑”!
难道夹生饭产品真正是没有办法解决了吗?
有!
正所谓,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从夹生饭产品的现实解决之道来看,企业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把夹生饭产品视如不见、听而不闻,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东西是最好的,现在市场没有接受,只是因为暂时没接受,或者就是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太低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跳进夹生饭产品里跳不出来,为了解决夹生饭产品而解决夹生饭产品,而置开发新的产品于不顾。
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夹生饭产品,我们企业要进行全面的判断后而决定,到底是放弃夹生饭产品还是拯救夹生饭产品?
一个有效的识别和判断方法就是如果这个产品经过了“新品上市五道关”之后依然动销力不足业绩平平,那么这个产品不管是不是夹生,都是完全可以放弃的了,我们估且称之为放弃型夹生饭产品;如果这个产品本身静销力不错只是没有完全经过“新品上市五道关”而动销力不足业绩不足的话,那么这个夹生饭产品就完全是可以拯救的,我们可以及称之为拯救型夹生饭产品。
如果说对于放弃型夹生饭产品我们的解决之道就是尽快放弃,那么,对于拯救型的夹生饭产品,我们又该如何拯救呢?
我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里父母让做饭时为了逃避做饭故意少放水或少用火等把饭做成半生不熟的情境,也许这种半生不熟就是夹生饭吧。那么,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夹生饭的产生和解决与我们现实市场中的夹生饭产品是否情理相通呢?与对烹饪颇有研究的妻子交流这个话题时,妻子的专业视角和独特分析让我眼睛一亮:夹生饭也并非做不熟,也并非没有解决的办法,从烹饪意义上的夹生饭的解决之道我们看到了现实市场操作中的夹生饭产品的解决之道。
1)加水火焖法
这是对待和解决夹生饭的最容易但同时也是难度系数最大的解决之道。一般只有那些烹饪高手和做饭老手才能游刃有余地手到擒来。这种办法的基本原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