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你挡下杨戕。”一个士兵挡在了林仑前面,手中的长剑跟杨戕的长枪绞在了一起。
林仑认得那人,似乎是桓齐的亲兵,无论其剑法还是功力,都已经是进入了先天境界,无怪能抵挡杨戕的长枪。但是林仑念头刚起,就将那人已经被杨戕横扫下了城墙,口中更是狂喷鲜血。
再不敢有丝毫地犹豫,林仑收枪向跟杨戕相反的方向杀了去。
城下的桓齐看见了眼前这一幕,忍不住叹息道:“好个杨戕,真是一个不可思议地怪物。除了师门的那些剑仙,只怕也没有人能在数招之间轻易地将一个先天高手击败。看来,非得要将师门的人请下山来,才有办法对付杨戕这个不死怪物。”
“火箭、火油包准备!……”
拉锯战一直持续了下去,一直到深夜,桓齐都没有要鸣鼓收兵地意思。
这是一个不需要点灯地夜晚。
明月高悬天际,凄冷地月光照耀下,整个大同城上下仿佛是森罗地狱一般。
林仑身上地战袍已经血迹斑斑,此刻他刚从城墙上撤下来。看见桓齐如同雕塑一般立在阵中,忍不住问道:“大帅,要不要先收兵,准备明日再战?”
“为何要收兵?”桓齐平静地说道,“如今我方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我们有士兵可以来损失。但是庸王呢,他地玄甲军可就只有为数不多地几万人马,杀他一人就少一人。我这样轮番攻城,就是不给他喘息的机会,也是为了对庸王军营造一种无形压力。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只要他们的士兵感觉到毫无胜算的时候,这大同城可就容易攻破了。”
“传令下去,先前攻城的士兵回营休息,三日后继续攻城。太原府等地方兵马立即补充上去……”
庸王看见一批朝廷兵马退了下去,另外一批又立即攻了上来,心道:“桓齐果真不是省油的灯,难怪如此受赵言德重视。只是如今除了死守,实在是别无他法。”
想到此处,庸王又看了看正在疯狂杀戮的杨戕,上前道:“杨兄,如今桓齐是想把我们拖垮,你看如何应付才好?”
“先死守城墙。”
杨戕平静道,“若是不能将朝廷大军的消耗在城墙下,纵然我们弃城逃亡,只怕也难以逃脱他们的千里追杀。不过,只要你有办法坚持到黎明,我自然有办法让桓齐退兵的。”
“都是那些该死地墙头草,明明答应助我对抗赵雍吉,却又临阵反悔!”
想到那些跟墙头草一般摇摆不定的地方将军,庸王就是一肚子的火。那些人先前见庸王连取奉圣州、折津州,就假意讨好,答应助庸王打拼天下,谁知道朝廷大军一到,立即就变卦了。
杨戕道:“若是庸王你能胜得此战,他们自然就会乖乖地向你投诚了。对于这些人来说,只有绝对地力量和利益才是最可靠的。你想他们为你效力,除非你能表现得比赵雍吉强大,否则,一切都是空想。”
庸王挥剑道:“好,我就先撑到天亮,到时候就看你如何退敌了。”
杨戕若无其事道:“那到时候你就看我如何‘退’敌吧!”
第二十一章 黎明屠杀
晨曦之光再一次从东方亮起。
晨风吹来,空气中满是血腥味道。被石头和硝烟侵毁的城墙,以及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见证了一个昼夜地疯狂拼杀。
大同城上的旗帜少了不少,守军也少了不少。
但是喊杀声和惨叫声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拼杀仍然在继续。
庸王果然没有食言,在朝廷大军如潮水一般地攻击下,仍然坚持到了黎明,虽然代价就是两三万士兵的伤亡。
虽然朝廷大军的损伤是庸王军的好几倍,但是庸王知道再继续下去,大同城就会失陷。
现在,庸王只希望杨戕真的能再一次创造奇迹,帮助他摆脱眼前的困境。
而庸王此战的对手桓齐,却正安然地坐着马背上,指挥着朝廷大军继续向大同城发起新一轮的猛力攻击。庸王军已经出现了疲惫之态,桓齐看的分明,他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一旦庸王军坚持不住,此战胜利就将属于他了。
一旦攻破大同城,桓齐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杀死杨戕这个心腹大患。上一次在苗疆遇刺,让他感受颇深,至今都还记忆犹新。杨戕的“复生”,让他寝食难安,他曾经问过师傅孟启,后者只是高深莫测地说了四个字——“天命难违”。
天命难违?
桓齐不禁冷笑两声。纵然是违背天意又如何,只要能杀了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