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632节 崔后一日破大案…唐王新政再加鞭(近万字)(第6/7 页)
相应的,州郡县也要设置环保局,处,堂。乡村环保,由所有乡村官吏共同负责。一村不净,追责村正。一乡不净,追责乡正…
城池乡村的粪便,沟渠,必须定时清理疏通。
环保寺还掌管山林水泽。规定不能滥砍滥伐,不能污染河流,人畜尸体必须尽快深埋,春夏两季不许打猎。
规定的并不多,也不难做到。
当然,作为法规,一旦违反,就要服劳役,修路修桥修水利。
崔秀宁看了看,补充道:“该建一所全国性的医科大学了。”
李洛问:“海东医院和医学堂的人力资源够么?”
海州拥有唐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好的医师,那是两人五六年的成果。
海东的医师,虽然还是中医,但理论上已经有些像后世医师了。在崔秀宁有限的理论引导下,这几年海东医学水平已经超过中原。
崔秀宁把所能知道的,也能说出来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全部整理出来给了他们。
虽然她知道的并不多,但对于这个时代的医学界,绝对都是颠覆性的。
可以说,警察出身的崔秀宁,是海东医学之母。
而那些中医理论丰富的传统郎中,算是海东医学之父。
两者结合,竟然摸索出一条新中医的路子。使得中医得到很大的优化改良。
尤其是分科制度,让海东医院的治疗水平大幅提高,效率也大大提高。
崔秀宁道:“海东医学堂已经毕业了两批,四五百人的医师队伍还是能抽调出来的。”
这四五百人都是当年选拔的有志从医的苗子,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又在海东医院从业。
李洛道:“几百人,设立一所医科大学足够了。不过,不能叫医科大学,太现代化了。就叫大唐医道学宫。”
医道学宫?
崔秀宁有点好笑,这名字好听,而且霸气,可是怎么听怎么古怪。
李洛神色很认真,“医道,也是道的一部分,发扬医道,也符合大唐以道治天下之本。”
“你越来越古化了。”崔秀宁笑道,“那就大唐医道学宫吧。几百人全部调过来做医道教授。分为骨科,儿科,妇科,脏腑科,五官科,肌肤科…”
李洛叹口气,“只能分成这几个科了,已经很不错了。”
第二天,连接几道诏书就颁发下来。
尤其是要在各县设置大唐慈恩院的诏书,顿时让各地百姓更加欢欣。
大王,果真是圣人降世啊。
大唐新政,又迈出了一步。
三天后,萨郎等四个奸细,被特务们折磨的半生不死之后,押到临安街头,凌迟处死。
观刑的百姓人山人海,看着台上受刀惨叫的四个奸细,人人拍手称快,咬牙切齿。
因为这四个奸细,临安差点要爆发大疫!那会死多少人?
方圆百里的棺材都不够用!
一场奸细大案,不但推动了唐国医卫环保制度的完善,还让百姓得知了前因后果,防瘟疫防奸细的意识,也空前提高。
转眼到了八月初,崔秀宁已经很显怀了。而特察局一个关于广州宋廷的新情报,也传到案头。
“果然,两宋合流了。”
崔秀宁笑吟吟的将情报递给李洛,“他们谈判了一个月,达成了合流的协议。”
李洛精神一振,拿过来一看,就笑了起来。
“两宋合流,以广州为第一行在,改为南都。呵呵,南都,难道他们还想恢复南方么?”
“赵昌过继给赵良钤,尊赵良钤为太上皇。嗯,军国大事,有官家和太上皇共决之。哈哈。”
李洛放下情报,心里也不得不佩服,赵宋官家对太上皇的接受程度。
宋朝太上皇是最多的,而似乎也能愉快的退居太上皇。
当然,由于宋朝体制严密,制衡过度,太上皇也往往仍然掌握部分大权。
赵良钤不能生育,赵昌又是他族侄,还有南洋那么大地盘那么多兵马,简直是最适合不过的继承人。
两宋合流,力量不但倍增,还能化解纷争,解决统继难题。
情报还说,赵昌虽然成了广州朝廷的官家,却没有来广州,而是准备整合兵马攻打暹罗。
为何不打象州和交州?
因为象州和交州加起来还有六七万元军,还有十万傀儡越军。宋军被元军打怕了,不敢再和元军放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