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虽然苏洵多次对他们晓之以理,但这样的说服教育也没见什么成效。不过苏洵并未采用〃棍棒〃的办法对孩子实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了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便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从而驶入了成才的正轨。后来苏洵以及苏轼、苏辙兄弟俩在文学方面都有很大造诣,被时人称为〃三苏〃,纳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
第6节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源泉,是影响孩子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更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如果激发了孩子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就使他想深入学习。这时他就会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就是〃我要学〃,而不是老师、父母〃要我学〃了。他就会兴致勃勃、深入地掌握这些知识,学习的效果好,耗费的精力也少。
实践证明: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浓厚,注意力就高度集中,其求知欲越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当孩子充满乐趣地学习时,无论环境多么困难艰苦,他都会感到快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说:〃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第一是要对科学感兴趣,认为从事的科学是你一辈子惟一的乐趣,其他都是次要的。假如你没有这个信心的话,你就不应该从事科学研究,而应该做别的。〃
无数成功家长的教子实践证明,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重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更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兴趣的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孩子厌学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有如下一些原因:
1。学习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
2。〃学了没用〃。有些学生感到某门功课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过得去就可以了〃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
3。教师的教学水平差,教学方法死板,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找到了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我们可以对症下药:
1。从小就要让孩子全面打好基础,不要轻易让某一门学科落下来。
2。家长应该给孩子讲学习某门学科的重要性,让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美国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要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门学科值得学习。〃
3。想办法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你不妨读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是对我的教学帮助最大的一本书。
学习是最需要自主的行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拥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教师必须适应他们合理的主观意志,也就是儿童的天性。最佳的教学的确不是依靠教师的出色地教,而是靠学生自主地学。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内容托付给学生。教育最终不是为了发展教师的聪明,而是要通过教师,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启发他们的潜能。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没有人能够学会所有的知识,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我认为最理想的知识结构是〃T〃型。其纵向代表一个人在某一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度与水平,横向代表个人文化知识的广博程度、相关或边缘知识的摄取程度等。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基础扎实,专业突出;既有宽度,也有深度,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第7节 培养孩子“玩”的兴趣
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常能获得意外的收获。能够培养某一方面的浓厚兴趣,尤其对智力开发,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做父母的在生活中要大胆地鼓励孩子尽情地玩耍,做各种探索,培养孩子的求知兴趣,而不要简单粗暴地毁掉孩子的兴趣和希望。
望远镜发明的故事,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即使是〃玩〃也能学到知识,甚至有所发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