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页)
刚刚接管了王国的王子不得不委曲求全,向成为主教的施里曼以及旗下的光芒骑士团救援,趁着这个机会,施里曼也开始了他寻谋已久的计划,向教廷报告了哈罗德边境发生的一切,并提出需要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利德王国,来牵制北方的蛮族。
教皇对蛮族发动的战争早已习以为常,因为自他当上教皇的那一天起,就没少与北方的蛮族打交道,所以对于哈罗德传来的一纸书信并没有过多关注。可直到哈罗德的第四座要塞落入蛮族之手后,年迈的教皇再也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命令神殿骑士团北上,一边将盖着权戒印信的羊皮书传到秦烨手中,让他以利德之王的名义攻击北境蛮族,从而减轻对哈罗德的压力。
在接到教皇的书信后,秦烨激动不已,如果说施里曼在这次战争后将获得哈罗德至少一半的权利,而自己则从这次战争中看到了与哈罗德抗衡,解救阿兰达的希望。虽然在不久的将来,因为权力的争夺自己将于施里曼站在对立的两面,但现在,秦烨至少将会获得一个梦寐已久的机会。
于是在接到教皇的书信后,秦烨开始凭借这封书信,在自己管辖的北利德大肆征兵。而之前划分的两个军团,也在分别由查理和种*马带领,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奔腾城。
举国之力让秦烨在短短的半月内集结了50000士兵,虽然大部分是王国里领主的私兵,甚至还有一些匆匆拉来凑数的农夫,猎人,幻想着发财梦的城镇市民,但50000人的强大兵力足可以让西陆任何一个国家为之惊恐,至少人数的优势,让河对岸的南利德深感不安。
集结的兵力并没有按照教皇的命令北上,而是陈兵蓝水河畔准备南下。当刺夫带来了秦烨所需要的一切情报,北利德的大军开始南下时,教皇才发现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刚刚到手的权利再次失落,从那一刻起,西陆又多了一个拥有王权强大到可以不听从他命令的国王。
当然,感到压力的不光只有教皇一个人,在哈罗德堡内,时刻关注战争动态的哈罗德王子心如死灰。当秦烨吹响统一利德的战争号角时,他就彻头彻尾的明白了,为什么北方蛮族会放弃攻打利德,而是选择了更为强大的哈罗德。
第5章统一
南方利德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即便是在北利德大兵压境时。除了惊慌,他们无力有更多的表现。秦烨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在这几天时间里,南利德的领主招募到的士兵数量极其有限,有限到根本不足以对抗强大的对手。于是他们索性放弃了许多城镇,只留下少数的地方卫队,让所有士兵进入有高大结实城墙为依托的要塞中,打算用长期的消耗战拖垮河对岸过来的人。
不过南利德想要自立的领主们明显低估了他们的对手,他们不知道这场势在必行的统一战争,是秦烨策划了近两年之久,并将所有人力物力全部投入其中的一场战争。所以他们想用消耗战拖垮对手的希望,像漂浮在河水上的泡沫,在对手开始渡河时破灭了。
“他们已经放弃了村庄和小的城镇,将几乎所有的兵力都聚在了几处大的要塞中,我们过河之后不会遭遇什么战斗,但攻陷城市可能会费些劲!”这是刺夫在回来后诉说他在南方得到的情报。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首先分兵三路,尽量占领南利德放弃的村庄城镇,在未来的日子里用他们的土地养活我们的士兵。”无论什么时候战争都会有巨大的消耗,所以此时秦烨的以战养战计划显得异常合理。稍后他命令以查理为首的北方兵团18000人,以种*马为首的南方兵团15000人,在渡河之后分别向南方利德的东西两个方向挺进,并在完全控制这些区域后,与自己所率领的中央兵团15000人合兵,与南方利德的几处要塞下进行最后的决战。
和刺夫预想的一样,几万士兵在渡河时没有受到任何来自南利德的阻击,所有战士像往常贵族老爷们郊游一样,轻松愉快的渡过了平静的蓝水河,并在河对面的岸上进行了几顿可口的美餐。
当所有部队渡河之后,秦烨马上命令队伍按照原定计划开始了攻击。稍后的几周里,双刀的战旗席卷了蓝水河南畔的土地,潮水般的士兵占领了南利德除几处要塞外几乎所有的土地。
在利德分裂刚刚分裂之初,隔着蓝水河的南北利德之间并不相互敌视,相反还经常在领主的眼皮底下偷偷进行一些贸易上的往来。但是一年之后,在南利德贵族领主的宣传下,在秦烨领导下的北利德被冠上了野蛮,邪恶,异教的名号,就连普通平民,也由原来兄弟的称呼变成了河那边的人。这种带着严重歧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