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下几对做种,其他全部用来喂鸡好了。据说这白蚁营养丰富得很,喂鸡最合适不过了。”
方信就笑着说,“营养那是相当丰富,可惜我们没那胆子去吃。不过让家里的鸡吃了,我们再吃鸡肉鸡蛋也是一样。”
沈箮嘿嘿笑,她也和方信商量好了,先不要忙去进行干预,先看一下人工环境的养殖下,能不能长出伞把菇来。如果不行,再从其他地方想办法,毕竟,他们进行这试验,就是想模拟原生的环境来长出伞把菇。
当然,捕杀婚飞的白蚁不算,事实上,白蚁在婚飞的时候,能存活下来的很多,绝大部分都会被外面的鸟儿昆虫之类的吃掉,便宜它们不如便宜自家的鸡呢
所以,伞把菇这方面,方信他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才行。
方信倒是信心满满,倒是沈箮,心底还是有些底气不足。但这竹荪的培育成功又给了她信心来源,这竹荪的价格也不算低,室内产出来的话,就足够回本了。
等待竹荪长出来的时候,沈箮很是激动,因为看资料说菌球从早上四五点钟就开始变化,她就早早地调好了闹钟。
到早上四点的时候,就准时起床,方信自然得跟着一起。
沈箮还让方信拿数码相机拍照,这时候手机的像素就显得太低了。
在沈箮看来,即便是再成熟种植的食用菌,在她自己没弄清楚之前,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考虑周全才行。
方信很是佩服她的这种精神,虽然在他看来,有空间泉水和空间泥土帮忙,出菇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
“你真还没说瞎话不枉我们这么早起床。”菇房里,沈箮也亲眼见识到了竹荪的菌球的变化,仿佛就在一瞬之间,菌球先是形状发生变化,到一定之间之后,就又破壳而出。
沈箮兴奋地做记录,方信则在旁边当助手,看她开心的样子,方信也才觉得他所做的事情没有白费。
方妈早起的时候,看方信他们这边窗外透出灯光来,还特意问他们怎么回事。
方信就大声说,“竹荪今天出菇,我们早起观察情况呢今天的饭就交给妈妈了。”
方妈连声说好,她也知道这菇房里的东西对沈箮来说相当重要,也是她愿意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毕竟农村资源还是有限的,种植食用菌,也能充分利用起来农家的这些原本不值钱的东西来。
沈箮吃过早饭后,更是一头扎进菇房里,方信倒是可以借机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他还去稻田里抓了一条鱼起来。
她这样一来,消耗也大,捉条鱼回去给她补补脑子,中午还可以吃上竹荪煮鱼,简直是一举两得。
回家后,方信则把要晾晒竹荪的簸箕准备好,还仔细擦了擦,放在在太阳底下晒干。
时间过得好快,这是沈箮在菇房里的感觉。
眼见着竹荪从菌球中冒出头来,然后一点点长高长大,又再展开漂亮的菌裙。就像感受一种新生命的全部历程一样,沈箮手里的数码相机不时照上几张,都快没电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也到了收获的时刻。
真动起手来的时候,沈箮才发现,人手再多都是可以的。
方信便把方妈也叫过来帮忙,方妈此前中国双孢菇,对蘑菇这类东西的采摘并不陌生,也知道错过最佳时候,蘑菇的质量什么的都会打折扣。这时候她正好闲着没事,自然高兴地过来帮忙。
在这之前,方信也对方妈讲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将菌盖去掉,在家里的话,还可以拿湿的毛巾将下面的泥土抹掉,这样就可以不用水洗。
看着菌房里菌床上生得满满的竹荪,方妈也乐得不行,当即便跟着一起动手,将摘下来的竹荪小心地搁放在筲箕里。
装了半筲箕之后,方妈便拿到外面早就准备好的簸箕里晒着,色泽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
有了方妈帮忙,三个人却还有些忙过来的味道,但几个人都乐在其中,丰收的喜悦是怎么都挡不住的。
全部摘完之后,沈箮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赶着时间将它们给摘了下来,下回得错开时间来才行,要不然会累死的。”
看着外面簸箕的竹荪,方妈也估计了一下产量,应该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晒干后应当在二十斤左右。
按沈箮所说,这些竹荪就能卖出三千块钱的高价来。
方妈也感叹着说,“这可比种糯玉米还要划算得多”
沈箮则谦虚地说,“糯玉米的收入已经相当不错,明年多种一些糯玉米的话,收入也不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