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保质难关。经检测,它在45℃恒温、持续光照环境中,保存 十个月而不变质,对人体无不益成份,外观清澈透明,茶汁茶 叶新鲜如故,饮之香而不浮,鲜而不浊,浓而不涩。由于用杯 装,很适合旅游、出差和野外作业人员,及公共娱乐场所,也 是夏季家庭解暑佳品。同时,“谷一茶饮”以谷雨前的高山云 雾茶为原料,无农药公害之污染。“谷一茶饮”是社会进步和 经济发展的产物。肖卓能先生对“谷一茶饮”做了七个字的高 度概括:“绿色、文化、高科技”,这是恰如其分的。 艺术家李谷一身不离艺,心不离茶。前不久,在湖南长沙 举行隆重的首销仪式时,正在国外访问的她,专程飞回长沙亲 自主持仪式。她深情地说:“父老乡亲们,希望大家像喜欢我 的歌一样喜欢我的茶。”一位老乡非常感动地说:“这是湖南的 争气茶,我们今天总算有‘谷一茶饮’脱颖而出,获得中国优 质保健品金奖、94年全国消费者喜爱的五十种保健品之一, 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开发产品。
华杰
曾载《世界信息报》95年第10期
作家谭谈和他的梦想
——访谭谈
圣诞节之夜,千年古城长沙,无处不火树银花。记者驱车来到省作协宿舍,轻轻 叩开了我国著名作家、湖南省文联主席谭谈的家门。万没料到,迎接我们的竟是他本 人。 我们刚坐下,谭谈便和蔼可亲地与我们交谈起来。当我们交谈及他为何暂搁下手 头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而一心扑在“作家爱心书屋”上时,他便滔滔不绝地讲开 了。他说他曾经有过许多梦,如吃饱饭梦、上学梦、作家梦……凭着不懈的追求和不 息的劳作,他的梦一个个都圆了。去年5月,他和两个作家朋友结伴,历时3个月, 行程1万公里,走仿了全省21个县、100多个贫困村。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他见一 位青年正在专心读一本破旧杂志。这本杂志封皮不见了,里面也卷了角,却仍被农民 当做宝贝,传递了一年多……面对此情此景,谭谈心里沉甸甸的。然而,一介书生, 既无权又无钱,心中再存济世救民之策,又能为百姓办什么事,解什么忧呢?谭谈曾 想每月整理一次报刊寄给贫困山村的农民朋友,虽说要晚读到一个月,但论时效也远 比那破烂的旧杂志强啊!沿着这条思路,他想到自己还有许许多多文学界、艺术界、 出版界的朋友,何不求求他们呢?于是,他给全国文坛的朋友们起草了一封信,他要 借助天下朋友温暖的手,在贫困地区建一座“作家爱心书屋”,让文化知识、科技信 息,化作一股股神力,来使贫困地区逐渐改变落后面貌,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石溅起千层浪”。谭谈始料未及的是,他那一封短短的求援信,通过新闻媒体 传播后,会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 报、中国作家报、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等几十家新闻单位追踪报道此事,就连著名 女作家冰心老人在病中也为“作家爱心书屋”亲自签名赠书,还有诗人藏克家、作家 巴金等4000多位作家曾先后纷纷签名捐书。至今,爱心书屋已收到4万多册。全国 政协副主席毛致用不仅寄来了《农业农村农民》近作,还为书屋题写了“人民是文艺 工作者的母亲”的题词,还有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一些领导也给书屋捐赠了 著作或藏书,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文选德也为爱心书屋亲自拨款3万元予以支持……所 有这些同志,为“作家爱心书屋”献爱心,无不使谭谈感激。但也有令谭谈遗憾和心 寒的地方,有些书商为了图虚名,奉献爱心有假。如长沙定王台书商捐的一些旧图书 旧杂志,不仅沾满了灰尘和污垢,还有许多是发霉的书刊,只能送往造纸厂化作纸 浆。 最令谭谈感到欣慰的是,在全国各地同仁志士的赞助和支持下,在当地政府和农 民的协助下,占地4亩,坐落在湖南涟源市田心坪村的“作家爱心书屋”终于建好 了,于元旦对外开馆。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小楼,虽院落不大,只有区区600平方 米,但风景这边独秀,因为它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颗爱心!楼内存寄着来自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几万册图书,垒成一座知识的高山……谭谈还一边微笑一边向 记者透露,由他牵头创建的“作家爱心书屋”,既是作家们为山区青少年架起的知识 “桥梁”,馈赠贫困山区启开智慧之门的一片“金钥匙”,也是作家走进农家写生的一 个基地。书屋内有六套一室一厅带厨带卫生间的公寓式住房,另有4个单间,那是供 作家到这里长期或短期深入生活用的,旨在寄希望中国更多作家为人民写出更多精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