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孙殿英和谭温江被梁朗先的一番精彩演说,激动得热血沸腾,冯养田也作出了自愧不如的神态。谭温江惊喜不已地间:“那我们该作何具体行动安排?〃
“老夫不敢越姐代疤,这个要看军座的想法。”梁朗先知趣地答。
孙殿英压抑着激昂的情绪思索了一会儿,沉着黑黑的麻脸说道:“看这样中不,淞艇弟今天就回东陵作探访地宫事,不管情形如何,后天带梁老先生赴京拜渴总指挥徐老头子。待你们从京返回后,再作行动。”
“这样也好,只是有一事今天必须作出安排,那就是假如挖掘东陇一切顺利,当咱慌忙撤走时,东陵地宫挖出的物件,用什么车具运走?我看还是速从遵化县调车为宜。至于要车的名义,就说我们已奉上级的命令,准备设立兵站,调来大车作押运给养物品之用。”一直未发话的冯养田及时提醒说。
“参谋长所言极是,我这就让副官拟函发遵化县筹备车具之事。’孙殿英说着刚要喊副官,冯养田再次提醒道:' ‘我看不必以军部名义,那样动静太显、太大,将来也不好掩饰和周旋,还是以淞艇师的名义发函为宜。”
“也好,淞艇你看中不?”孙殿英问。
“中!俺这就回马伸桥准备,明天晚上再回来向军座呈报一切情况。”谭温江说完,又喝了几口水,告别孙殿英等人,骑上枣红马,借着夕阳的余辉,向马伸桥飞驰而去。
当天傍晚,一纸由谭温江发出的一份冠另堂皇的公函急如星火地送往遵化。内容是:
征调大车函件第五师函逆化县
2 ' 2 /日暮东陵
逗启者.眼部命令驻防此间,日需给养,为数甚巨。查石门、新城、马兰峪等处迭经马匪蹂确,地方空虚,人民疾苦,对于敝部给养不忍令其筹措。现在军兵站业已设立通州、蓟县等处,埃后拟即前往领取,以轻地方负担。帷敝部大车甚形缺乏,即希责代雇大车三十辆,务于本月五日送至马伸桥,以便前往装运.免致重累乡民,尚希筹集,星夜送到为荷。此致
遵化县知事
函件送走后,谭温江没有休息,而是在跳动的灯光下来回踱步,思索着如何查访东陵地宫的实情。时近半夜,谭温江亲率十几名亲兵,全部便衣打扮,骑马走出马伸桥,向东陵匆匆赶来。当他们进入东陵一座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隆恩门,拐到红灰剥落的院墙与东朝房的夹当时,纷纷下马。接着,十几把手电筒发出刺眼的光柱,向灰瓦卷棚的破败的班房交织照射而来。这座班房原是八旗官兵护陵值班之处,各路兵丁在此换防交接后,沿红墙外的石砌便道昼夜巡逻,以保卫帝后灵魂的安然。而现在,东陵的红墙黄瓦尚在,唯那些兵丁却无处寻觅,残缺斑驳的班房中,只有两位年逾古稀、孤苦无依的护陵老人在此了度残生。在这兵慌马乱,东陵震荡、遍地流血伏尸的岁月中,差不多所有的守陵人丁都四散奔逃.唯他们还在此坚守。他们不是不想离开这事非之地,而是实在找不到去处可供容身,残酷的现实注定要让他们二人与清东陵地宫中的列祖列宗共存亡― 这就是他们的命运。
谭温江等十余人,借助手电的光亮,呼呼啦啦地向班房赶来。此时,这荒野空园,万籁俱寂,突然传来的杂乱的脚步声,使守陵人豢养的一条满身污秽,骨瘦如柴的老黄狗吼叫着,踉踉跄跄地扑了
第五章军部密谋/2 ' 3
过来,这意外的插曲,使走在最前边的人骤然紧张,握枪的手不觉触动了板机,随着“叭”地一声脆响,一粒子弹飞出鸟黑的枪膛,击射在面前一块大石板上,迸撞出一串忽明忽暗的耀娘的火花。那条老态龙钟的黄狗,一看这阵势,知道遇上了劲敌,遂不敢继续逞能作强,索性夹着尾巴在极度的惊恐中逃奔而去。
谭温江等人迅速用脚瑞开门扉,闯进屋里,两个守陵的老人刚从床上惊起,尚未摸到自己的裤子,几支冰冷的枪口就在刺目的手电光柱中对准了他们的脑门。
“不许喊叫,我们是马福田马团长派来的,今夜找二位有点事要谈,请你们老老实实交待,否则,我们客气,怕是这手中的铁家伙不答应。”人群中有一个小头目样的人冷冷地说。
“好汉爷爷饶命,您间啥事,凡俺俩知道的一定如实回告。”两个老汉已吓得面无人色,赤裸着身子在床上叩起头来。
谭温江示意守陵老汉将油灯点上,又挥了下手,亲兵们都退出班房在四周警卫,屋里只剩他和副官面对眼前两位正颐抖着穿衣提裤的老汉。
谭温江坐到床沿上,压低了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