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页)
她一家人的天下,她也没可能垄断全天下的粮食生意。而且京城之外绝大部分的老百姓,粮食方面主要依靠自给自足。
粮食筹码显然不够大,还不足以撬动朝廷和皇宫。
于是宋安然将目光转向了盐铁。冶铁方面宋安然不懂,只知道提高炉火温度,可以提高铁器的品质,甚至可以炼钢。至于怎么做,宋安然则一窍不通。
但是食盐不同,宋安然在后世曾看过一部纪录片,就是讲几千年来食盐政策的变革,食盐工艺的进步和王朝兴衰的关系。
而且宋安然还特意翻过这方面的书籍,对食盐工艺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宋安然命人在海边偷偷开了几个盐田,尝试使用新的工艺来熬制食盐。
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和反复尝试,一个月前,可以批量生产,成本比如今市面上卖的食盐,每斤还低一文钱的雪白无杂质的食盐终于制作出来了。
宋安然一直捏着这个消息,没有对任何人透露过。
她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将这种食盐投入到市场。
食盐不是粮食。老百姓不买米,靠着自己家收获的粮食一样有饭吃。可是食盐不同,每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要买盐吃盐。
全国几百个大小盐商,垄断了上忆人的食盐。
这些盐商,无论大小,无一例外身后都有一群位高权重的贵人给他们背书,甚至有些盐商的靠山就是宫里面的皇帝。
这些盐商,有的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祖孙三代。有的已经经营了一两百年七八代人,整个家族几千口人,甚至上万人都被绑在食盐这条利益链上面。
宋安然若是胆敢贸贸然的将雪白无杂质的食盐抛出去,到时候她将面临的是全国盐商以及他们背后势力的疯狂迫害和追杀。
到时候,就算宋安然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会在如此强有力迫害下被灭成渣渣,甚至连渣渣都不剩。
自古以来,能动天下盐商利益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王朝开国太祖,一个是王朝中兴之主。
除了这两人,任何势力和个人对上那群疯狂的盐商,全都是失败告终。
第161章 出狱买房
江忠双手背在身后,居高临下地扫了眼宋安然,“宋大人有个好女儿啊,
宋安然则警惕地盯着江忠。
宋子期面色平静地看着江忠,“江大人!”
江忠脸色阴沉,黑眼圈很明显,眼中都充满了红血丝,显然已经好几天没好好休息了。
江忠跟在宋子期身后,缓缓出了诏狱。
“宋大人,宋姑娘!”
“为父无能,让你们担惊受怕。”宋子期有些愧疚,又觉着自豪。他有这样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儿,真的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宋安然咧嘴一笑,“父亲受苦了。”
“安然!我就知道肯定是你想了办法,否则为父不可能这么顺利出来。”
“父亲!”
宋安然从马车上跳下去,一脸笑容的迎接宋子期。
宋安然瞬间就认出来了,那是宋子期。
诏狱大门从里面缓缓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出来。
她盯着诏狱的大门,期待着宋子期从里面出来。
宋安然还算平静,她自信锦衣卫不敢来找她的麻烦。
诏狱果然是京城的大凶之地。一般人,除非必要,是绝对不会经过诏狱门口的。
再看街面,除了他们几个人以外,一个鬼影子都没有。
宋安然打开车门,看着诏狱大门。大门口守着两个锦衣卫,表情严肃。手上脏兮兮的,就好像是在什么地方沾染了血迹还没来得及擦干。
宋安然面无表情地说道:“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是啊,奴婢也是一样。总觉着有人盯着我们。”喜春怯生生的。
喜秋喜春都露出恐惧的表情,两人抱紧了身体,喜秋胆怯地说道:“姑娘,这地方还吓人。上一次来接老爷,都没这种感觉。”
诏狱外面,气氛肃杀。仿佛整条街道都已经被鲜血浸湿。坐在马车里,宋安然仿佛听到从诏狱里传来的惨叫声。那声音好似是从地狱里传出来的一样。
宋安然急匆匆地坐上马车,赶到诏狱。
宋安然喜极而泣,数天的煎熬终于有了好消息。
闻先生派人通知宋安然,让宋安然去诏狱接人。
宋安然等了两天,终于再次等到闻先生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