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页)
继续猖狂下去作恶不断吗,我担心的是,杨嫣视李建成为夫君,而李建成对杨嫣恨之入骨,这样的局面与关系,杨嫣受得了吗。
罗成离世有过了一段时间,窦线娘打算带着刚学会走路的罗通回去罗成的故乡幽州,我赶去罗府,窦线娘拿着行李,牵着罗通的小手,正走出来。
“线娘,真的要回幽州吗?”我问。
窦线娘点点头,说:“幽州是罗成的故乡,我要带着他的牌位回到北平王府,罗成在世的时候,就答应过我,会带着我与通儿,安居在那里,如今他一去不回,舍下我们娘俩,这最后的诺言,只有我替他去完成了,通儿都会走路了,还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我要带着他回到他的故里,看看他爹成长的地方。”
“想过什么时候回来长安吗?”我问。
“这里没有罗成的身影,回来有何意义?我想过了,回到幽州后,就不会再离开那里,我不想让通儿步他爹的后尘。”窦线娘忧伤的说着。
我蹲下身,抱了抱罗通,他一脸天真的望着我,嘶哑咧嘴的喊我一声阿姨,小家伙发音还不是很标准,我对他笑了一下,说道:“通儿乖,回到爹爹生长的地方,一定要乖乖听娘的话,长大后要孝顺娘亲,帮爹爹照顾好娘亲,知道吗?”
起身看着窦线娘,这个时代第一个对我掏心掏肺的人,待我如亲人般的照顾,很有可能这将是我们最后一次相见了,心里十万个舍不得,紧紧的抱住窦线娘,在她耳边说道:“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妹妹,无论我今后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你,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不仅要照顾好通儿,也要照顾好自己,听到了吗?”
窦线娘也动情的抱着我,声音哽咽着说:“我会的,一定会的,能认识你,做你的好妹妹,是这辈子老天爷给我窦线娘最大的恩赐,姐姐,你答应我,有机会一定要到幽州来找我,我会在幽州等着姐姐。”
窦线娘走了,带着她的一生的挚爱与爱的结晶离开了我的视线,我的生活,看着窦线娘远去的背影,我才悄然落泪,回忆起与她相遇相识相知的过程,心里被酸甜苦辣搅混着,从今往后,我希望她过的好,比我好,就算用上我的寿命来换取她的安稳幸福生活,我也会点头答应。
第 102 章 玄武门政变(一)
李世民的军队在相州已有半年之久了,每回快马加鞭报向朝廷的消息都是打了胜战的喜事,看来李世民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整收复中原,凯旋归回长安了,裴元静虽死了,可还留下一条命脉,裴寂当然要为自己这个亲外孙铺好宽敞道路,好让他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的 第 102 章 体进谏李渊,换东宫,另立太子,裴寂大慌,接连几天都来太子府找李建成商量对付李世民与房玄龄的对策,可我看李建成,似乎对此事不上心,每次裴寂进府超不过一刻,就被李建成送出了太子府,而且还是气愤的摇着头离开的。
李渊近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于是便让我进宫侍候他一段日子,早在窦后在世的时候,李渊一有不舒服,就会让我去甘露殿侍候着,他喜欢喝我做的汤,也相信我那道专治风寒的秘方比宫中御医来的有效,所以这才要我去御前侍候着。
李渊披着斗篷坐在窗台前,喝完我刚熬得药,精神状态好了很多,他看着窗外的景物,说着:“程惜呀,朕问你,是不是天下之人都想做天子,都想做这天下的主子。”
站在身后的我,迟疑了一会,才回道:“有志者,心念百姓苦,才是天下的好主子,就像皇上这样。”
“ ;呵呵。”李渊笑了两声,说:“那你觉得,放眼天下,谁才是有志者之人,谁心中才是真正顾念百姓之苦?”
“奴婢卑微,怎可大言不惭的评鉴有志者之人,皇上觉得谁可胜任,那便是谁,天子的双眼才是慧眼独特,一目了然。”我谨言慎行的说着,不敢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可是李渊说道:“那好,那你跟朕说说,秦王与太子二人,谁才可以让朕慧眼独特看中的有志者?”我露出惶恐的表情,低头不敢啃声,李渊接着说道:“朕让你说,你大胆的说便是,说错了,朕不怪罪你。”
既然李渊有意听听我的看法,那我就直言不讳道:“回皇上的话,秦王与太子二人都是有志者贤能之人,只是在百姓的心中,更倾向于谁,谁就更胜一筹,秦王爱民如子,是有目共睹的,秦王屡战屡胜,也是众所周知的,如何去评判,还要看皇上的着眼。”
“照你这么说,你心中更倾向于秦王?那太子呢,你好像只字未提他的作为。”李渊说。我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