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沉浸在易筋经的意境里面,才勉强将这一套动作做完,实际上易筋经统共有七套动作,后面的他是无能为力了。看王秀才和小狗蛋看着他,心里对自己的旁若无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从一个大和尚那里学来的易筋经,不过被我师傅改了一些。”李行之解释道,他现在撒起慌来绝对不要打草稿,不过外人多么奇怪。
唐朝虽然扬道抑佛,甚至诸多志怪小说里面都写那些佛门多么的丑陋,但是,却不影响少林寺的名声,‘十八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广为流传。
在草莽混迹多年的王秀才自然听说过易筋经,不过并不惊讶,毕竟他在这个少年身上奇事见得多了。
这里并不是一个武侠世界,即便有什么神功,也没有多少人会为之打死打生的。
高妙的功法多得是,但是能看懂的人就不多了,看懂了,还能练出名堂的更是寥寥无几。
李行之又把这一套动作练了一遍,感觉效用没第一次好了;练完第三遍,便觉得身体开始酸痛无力,便再也不敢练下去,过犹不及,以他现在的身体已经是极限了!
为了给小狗蛋一个高的,李行之将易筋经第一套动作尽数教给了他。小狗蛋年纪小,身体柔软,第一套动作做下来并不如何艰难。王秀才在旁边看着,却不打算学,在他看来,武人打生打死的,终究不是正道。…;
李行之见小狗蛋这般聪明,也感到欣慰,索性将冰心诀一道传了他。不过,冰心诀的学习可就难多了。即便有李行之这个好老师的指点,小狗蛋也过了很久才能入定,这还是他年纪小、杂念少的缘故。
看看旁边努力入定的王秀才就知道。像他这种在草莽中打混的人,心思多、杂念更多,虽然要比后世天天被信息流冲击的人好多了,而且有李行之从旁相助,不需要什么百日筑基,但没有个几十日的修身养性,写要入定,是不可能了。
听得李行之这样说,王秀才也定下心来。
其实,对于王秀才和小狗蛋的修炼,李行之心里已经有了些想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先得让他们体会到艰难才行,得到的越容易,就越不珍惜。后世的书多得都经常被人拿来擦屁-股了,但是真正将书读到骨子里去的人,就不一定比现在多多少。真正的文坛大师、大儒更是销声匿迹,为什么呢?
李行之做完一套易筋经,又开始静默打坐,修习冰心诀。他必须早些达到小成的地步,这样才能练习内功心法。
这东西真正的入了门,滋味便让人难忘,实在不想书上说的枯燥。当然,对于王秀才来说,却是枯燥的紧!
第十四章 传道
已近大年夜,天雨大雪。
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这样大的雪在后世的南方已经难见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行之格外欣喜,还和小狗蛋堆了两个雪人。
两个黑眼睛、长鼻子、红红嘴巴的雪人很快在两人的合力之下堆好了,长长的扫帚插在身上,当做是雪人的手,立在小庙的大门前,从很远出看,就像两个人站在庙门前,向过往的人招手,倒也颇有趣味!
庙内依旧温暖如春。
三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奇妙的境界当中,就连最调皮捣蛋的小金也静默下来,不过那滴溜溜乱转的眼睛出卖了他。
大黄和点点依旧立坐在门边,忠于职守!
自从修炼了冰心诀之后,王秀才便决定留下来。
做出这样的决定,王秀才也是有所考虑的。一则,如李行之所说,虽然那刘滔是为侯君集做事,但人家堂堂兵部尚书也不会为了他们这几个小人物出手而自掉身价!
二则是见识了李行之的种种神奇,而李行之有这般信心满满的模样,身后怕是有神仙人物撑着。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王秀才已经无法完成他养父的心愿去科举,他唯一还想着的,便是找回当年的那个小孩。如今,李行之站在他面前,他也不想再到处奔波。
谁也不知道,因为李行之的传法,为晚唐各类神仙人物的登场提供了契机。这时连、李行之自己也没有料到的,在无意中,他就成了后世那些让人膜拜的各类神仙人物的老祖宗。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的李行之还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小人物!
“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你的冰心诀臻至略有小成!”
李行之仍然沉浸在冰心诀的意境当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行之终于从入定中醒了过来。
他看了看属性面板:
角色:李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