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页)
第23节:着迷(2)
路易斯想要讨论的是《连线》的基本概念。他想说,这本杂志将成为一种新的全球文化的代表。但会谈的主题从未离开晦涩难懂的发行量公式。路易斯陷入沉默,最后气得有些发抖。
“我想杀了他,”路易斯后来说。“我想立刻消失。”
几分钟后,他们三人来到纽约的大街上,过往卡车和出租车把污浊的废气喷到路易斯唯一的一套正装上。“你还想从这笔投资获得回报吗?”简问尼葛罗庞帝。
尼葛罗庞帝说他不想。对于约翰·苏勒恶意提出的发行量技术细节,路易斯也许还不是一个专家,但尼葛罗庞帝知道,路易斯具备某种实质上更有价值的东西。路易斯知道他的杂志会有什么样的读者,他和这些人心心相印。即便他所描述的世界一般人还看不见,但这是一种新力量,而《连线》可以充当灯塔,它所照亮的区域将成为他们自己的领地。尼葛罗庞帝给纽约的一个朋友打电话,这人把办公室借给他们。于是,他们开始给其他熟人打电话。路易斯称之为“电话求钱”。但这些努力一无所获。
很快就到了8月份。简和路易斯在夏天开始时有22。5万美元。和他们最初的结余相比,这是很大一笔钱;但相对于他们的艰巨任务,这只是杯水车薪。成形的媒体公司启动一本新杂志,一般会投入上千万美元。即便路易斯和简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他们也得经常签发支票。光是获得发行商的承诺把杂志摆上报摊,就得把钱马上摆出来。一个重要的发行商说,他们必须事先垫付7。5万美元,以防止杂志卖不出去而耗费的成本。这对他们简直是天文数字。
就算杂志赢得了发行渠道,投资回报也少得可怜。即使是成功的媒体公司,其送到零售商手里的杂志也只有不到一半可以卖掉,剩下的杂志几个礼拜后只能切成纸浆。在所有中间商拿走各自的份额后,一本杂志大概可以赚一美元。而且印刷成本非常高,报摊每售出一本杂志,出版人就要多亏一份钱。要建立一个直邮的发行网络,大概要花费数千万美元。当时的广告收入少得可怜,除非阅读率增加,但那又意味着一大笔现金让人心痛地消失掉。即使是约翰·苏勒这种银行家信任的专业报人,也往往要犯许多错误。数年之后,《名利场》(Vanity Fair)和《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著名编辑迪纳·布朗(Tina Brown),和Mirimax的创始人哈维·维恩斯坦因(Harvey Weistein)在创办《说》(Talk)时挥霍了5000多万美元,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路易斯对传统的杂志经营模式不以为然。因为它不仅要耗费无穷时间来赢得读者,而且这个行业的运作基础是,编辑应该保守,应该对社会亦步亦趋。路易斯提出了一个新做法,让《连线》以不同寻常的高价出售。零售价一期为5美元,订阅价一年为40美元。这是正常价格的两到三倍。他想让《连线》杂志光是读者购买就能赚钱,而不是像一般杂志那样亏钱。
《连线》的确有些优势,可以直接走到读者面前获得支持。1981年春天,在《共同进化季刊》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反正统文化的商人保罗·霍肯(Paul Hawken)提出了一个死板的经济学术语——非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用这个词作试金石,来考量非层级和非正式网络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对主流商业模式的挑战。这个概念也成为《连线》的核心观念之一。霍肯最初使用“非中介化”,指的是中间人的经济角色将被削弱。《全球目录》成了这一趋势的先锋,它登载那些直接销售产品的公司的地址。' 霍肯和其他人一起创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邮件订单公司:以加州Sausilito为基地的园艺货品目录Smith Hawken。有趣的是,Smith Hawken扮演的不是直接生产商,而是中间商的角色。这个实践最后说明,在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开辟新的渠道,刺激了更多营销和售卖层级的形成。“非中介化”一词指出了一个真实的现象,但与其本义相反,最终不是中间商的消失,而是更多中间商的出现。
'
一些非正式的交流网络已经很有基础,技术人员一直在使用和维护。比如,有几万个本地电子公告牌系统正在为数不清的成员服务。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是The Well,记者、软件程序员、朋克和老嬉皮士们都混在这个电子社区里。维尔·克雷斯(Will Creth)对社区贡献甚多,他最早召集了一个The Well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