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2/4 页)
很是充分。像历来对付胡虏骑兵的利器——床弩,更是被大量装备于西征步兵。
得知联军骑兵将至,卫朔立即明确了众将职事:陈安统率三千精锐骑兵为预备队,届时负责大举追击逃兵;索苞仍统掌全军弓弩兵,负责摧毁西域骑兵的第一波大冲击;邓岳指挥长矛兵,负责正面硬抗骑兵。
且不说陈安,即便索苞也曾在武备学堂进修多年,又在燕军中实习国,熟悉燕军各种规章制度,用不着卫朔细加叮嘱。
唯有邓岳稍有不同,虽说他曾长期为王敦大将,熟读兵书又精于战阵,正是卫朔一向最为欣赏的文武双全式的人物。
然则,邓岳毕竟加入燕军不过才半年功夫,若是指挥技术性相对较高的弓弩兵,难免会因大型器械的特异性而有些生疏。
为此,卫朔只好将相对简单的长矛兵交给邓岳指挥,如此还是对其做了一番交代。
六万西域骑兵来袭,并未让燕军众将感到任何紧张。因为多年来,通过与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交手,同时结合自身优势,燕军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对付胡族骑兵。
燕军对付胡骑的基本方略即为:首战以重制轻,反击以快制快。
两个基本点中,首战乃大举歼敌之要害环节,是故最为重要。所谓以重制轻,其实际所指,是以燕军器械精良之优势,在最初的防御战中最大限度地杀伤胡骑主力。
因为,只有在此时,胡族骑兵的冲杀是最为无所顾忌的,容易取得重大战果。
而一旦进入追击战,则敌军全力逃亡,聚歼杀伤的机会则大为减少。
此战燕军防御战的轴心,是三千余架大型机发连弩,外加弩炮、拒马阵、长弓等装备。
为了对付即将来袭的西域骑兵,卫朔早让人勘选了几处特定地点,在这些地点秘密开掘了隐蔽性极好的壕沟鹿砦,并隐藏了数量不等的大型连弩。所谓特定地点,便是在西域骑兵发起冲锋时,足以形成密集、交叉的火力打击。
卫朔交给索苞的使命,是立即熟悉所有的大型器械分布点,将其调配到最具杀伤功效的配合境地。
“此战寡人可就全权托付给众位了!另外,再派人给阳鹜说下,让他减缓一下攻势,万一将联军骑兵吓跑就不好了。”
“大王放心!苞久未战阵,早憋闷死了!”
“末将亦是!决教西域胡骑知道,我燕军绝不是好惹的!”
战前索苞、邓岳两员生力大将龙虎轩昂,卫朔、温峤、鲁昌等人不禁舒心地大笑起来。
翌日清晨,朝阳初起时节,六万西域骑兵终于出现在斥候眼中。随后六万西域骑兵如飓风般卷过天山南麓,抵达燕军营垒之前时,堪堪正是午后斜阳时分。
此刻乌孙王雄心勃勃,此次出征与以往大不相同,不是抢些牛羊人口财货就行,而是要一举消灭燕军西征军主力,进而稳定占据天山南麓丰美富饶之绿洲,如同燕王统一中原一般在西域之地立国称王,再图进军中原腹心。
唯其如此,乌孙国内可谓是诸部举族出动,一下子出动了四万骑兵,再加上两万悅般骑兵一时间旗帜如林,人马牛羊汪洋如海,在广袤的蓝天下无边无际地涌动着。
六万骑兵一渡过敦薨水(今开都河)便如茫茫洪水般压向燕军阵地。
崇信搏杀而不大讲究战法的乌孙、悅般胡骑很是直接,中路进逼的六万大军分作三股,每路两万,对燕军发起猛烈攻击。
随着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这片东西绵延数十里的砂石地顿时鼎沸了。
整个燕军军阵在胡骑眼中毫无威胁可言,在整个军阵前看似最为宽阔,可以并行数十匹战马,其地势也相对平缓,外表看去并不如何易守难攻。
更为奇异的是,阵前开阔处并无据险防守最为必要的壕沟鹿砦,按说西域骑兵完全可直接直抵长矛兵阵前。
然而当西域胡骑漫山遍野展开压上时,燕军军阵除了猎猎作响的一片片旗帜、长矛与诸多远处无法辨认的器物外,整个军阵中都静悄悄一无声息。
就在西域骑兵如洪水般卷到阵前四、五百步的时候,燕军阵中突然响起如雷鸣般战鼓声。
顿时整个战场仿佛山崩地裂,一场西域人亘古未见的酷烈大战骤然爆发了。
燕军阵中旗帜骤然挥舞,大阵中三层成梯次排列的大型连发弩机万箭齐射,一齐向阵前的中央地带倾泻。连弩阵两侧的弩炮、长弓手亦射出无尽的飞石与箭矢,呼啸着连天砸向汹涌而来的胡骑。
西征军中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