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3/4 页)
没有说出口,眼看着大营越来越近,他心里也是越来越急了。
无论是柳涣,还是云鼎山,他们都希望现在少武恒勇圣旨传令,让他们即刻回京,能够和家人团聚,一起过个年……
“驾……”
马速飞快,转瞬的功夫,他们已经在中军大帐之中,岳虎麾下的武将也是一一来齐,个个端坐其中,走进去一看,他们倒还算是来的晚的。
岳虎一看柳涣到了,脸上也是露出一分微笑,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又看了看帐中的众人,一看来的差不多了,这才击鼓升帐。
他清了清嗓子,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个金色的丝帛,柳涣眼尖,随即微微看了一眼云鼎山,轻轻点了点头,金色的丝帛,向来只有皇家用得,想必岳虎手中的,定是少武恒勇的圣旨无疑。
“咳,弟兄们,此乃陛下手谕,是给大家的,柳大人,你嘿弟兄们念一念吧!”
说着岳虎把手中的圣旨又扔给了柳涣,柳涣苦笑,随即接过来,慢慢读了起来,这不读不要紧,读完这圣旨,柳涣的眉头是彻底皱了起来,直接拧成一个疙瘩,再看看帐中的诸将,他们也一个个的沉默了。
没有预想之中的什么回京接受封赏,他们的美梦泡汤了,但是让柳涣皱眉的,还并不是这些,而是后面的内容。
水天郡城能够守住,已经算得上是极为不易,但是现在,少武恒勇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光,定格在了狼山。
三尺青锋万丈天,千军万马我向前,山河一怒惊涛顿,逆斩蛮奴踏九渊!
狼山,汉家儿郎的脊梁,那是少武恒勇的曾祖父,定下来的疆界,数十万的汉家儿郎背井离乡,在狼山铸成了一座血肉长城,那是一座不倒的大夏圣山,可是最后还是在少武卿的手里丢了。
少武恒勇不服,他心里从来没有忘记曾祖父的豪言壮语,他的目光,已经定格在了狼山,很久了!
三百九十七章 备战
一将成名万骨枯,狼山之下,又何尝只有万具尸骨,那是汉家儿郎的脊梁,是一座不倒的血肉长城,在那里死去的汉家将士虽不至百万,却也相差不大,今日圣旨里提到狼山,众将士是又激动,又忐忑。
原因何在呢,在于这圣旨上的内容,众将听到这圣旨从柳涣口里说出来,都是握紧了拳头,只有领军元帅岳虎,面沉似海。
将帅之间,差距太大,是因为他们所考虑的事情不一样,他们心中的侧重点也是不尽相同,为什么岳虎会面沉似海呢,就是因为少武恒勇下令,夺回狼山!
狼山是什么,那是脊梁,那不仅仅是一道山岭,那更是大夏的边境线,可是现在呢,现在成了游牧民族的马场!
众将一听到这个军令,都是跺脚眼红,开疆扩土,封侯拜相,或许就在这令中了,这是皇帝赏给他们的机缘啊!
他们巴不得马上出兵,攻下狼山,一来是重拾汉家的尊严,二来也是收复失地,换的功名。
事实上,少武恒勇的意思也是很明确,立刻出兵,乘胜追击。众将心里是喜悦自不必提,但是岳虎的心,却着实是沉了下来,原因无他,如此大雪,天寒地冻,连道路都看不清楚,怎么去收复狼山呢?
他看了一眼柳涣,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是柳涣心里又何尝不是,他将这圣旨往手里一放,刚刚念了两行,他的心就沉了下来,他心里清楚,有了少武恒勇的这个旨意,别的不多说,今年怕是回不去了,过年恐怕就得在水天郡城了。
柳涣虽是在这水天郡城待了不短的日子,但是他毕竟是初入军营,对军中的事物也只能算得上是熟识,对于军机大事,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太熟,自然也不会像岳虎想的那么深远,更重要的是,他想家了,他心里一片混乱,颇多烦恼和怨意,只是并没有表达出来,他为官的日子也不短了,海津大半年的日子,他着实是学到了不少东西,官场上的东西他也是心里清楚,所以现在也是磨练出来了。
岳虎一看柳涣的脸色不好看,还以为柳涣心里和自己想的差不多,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只是他不知道,柳涣心里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事急从权,也是这么个道理,按着岳虎的想法,他是真的不愿意出兵狼山,因为现在是在不是时机,而少武恒勇又远在帝京,根本就不清楚这里的情况。
他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先写一封奏折加急送往帝京,可是他刚刚落笔,却又犹豫了,他跟着少武恒勇的日子不算短,对于少武恒勇的性子,他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了,若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