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毛泽东曾经把*在这抗日战争时期中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并概括其过程为:起,伏,起。或确切地叫作:一、上升时期;二、下降时期;三、再上升时期。第一阶段,是从1937年7月至1940年12月为上升时期。即是,芦沟桥事变引发中日抗战为开端,国共双方同意携手合作,在抗日中划分两个战场,国军负责正面战场,*负责游击战场。由于日军在这阶段动员主要军力进攻,目标是要以武制胜,企图早日结束战争,所以,压力是在正面战场,国军全力用于御敌。*则在合作中被改编为八路军及新四军,深入敌占区,组织游击战,从而开始借机扩大队伍,并且建立众多游击基地。这是发展时期。直至武汉、广州失守,南京国民政府首都迁往重庆。日军由于军力分散,开始改用劝降策略。继而汪精卫投日,在南京组伪政府,并执行对日占区内的游击队伍展开连串扫荡。于是从1941年起,矛头全集中*。亦即毛泽东所说的第二阶段下降时期。在1941年及1942年这两年中,红军的队伍在日占区内三面受敌。一是,日军与*之间的游击战争;二是,汪氏南京伪政府的军队配合日军向众多游击根据地推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三是,部份国军在曲线救国借口下改投汪氏政权参加所谓「三光」行动。在这阶段,红军的各处根据地不但面积缩小,同时人口骤减,其曾经一度迅速上升的队伍亦由四十万降至三十万。这是艰难时期。第三阶段,是从1943年1月起至1945年8月止,亦即是*力量发展过程中的再上升时期。那是由于日军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全面引发了太平洋区域战争,美国正式对日宣战,中国加入盟国抗日。一方面是日军把其军事重点移到南太平洋及东南亚,另方面是国军因支持盟友英军派兵去远征缅甸,这遂放缓了对中国境内游击战的夹攻,直至日军全面投降,红军力量又再上升发展。据*官方现时公开的资料,那时,全国已有十九个解放区,即除了陕甘宁区及晋察冀区两地,遍及西北、华北、华中、华南,总面积约九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九千五百五十余万,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军队上升到九十一万,又民兵二百二十万。它确是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
反观由蒋介石领导下的国军及由国民党操纵的国民政府,却是相形见绌,每下愈况。先说国军整体力量,对日抗战自开始后,节节败退,损员拆将。尤其是淞沪一役,蒋介石的黄埔精锐死伤严重,国军少六十万人。其后发兵缅甸,死十五万。又1944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前,日本为了挽救东南亚的颓势,曾经从中国东北调关东大军南下,避开美国海军对其海上交通封锁。从3月起,日军自东北发兵向中国东南沿海的诸省发动新进攻,由山东进河南,过福建,经两广,入贵州,至越南。国军望风逃,兵败如雪崩。至11月止,国军在此役中死伤据报达六十万众。这就是抗战历史上接近尾声时长达八个月的国军大溃败。
然而,笼统地说,至日本投降时国军的总兵力还有四百万以上,控制全国三亿人口,随后又占领和接收全国大城市及各条铁路交通,另外还有美国提供物资援助。相对之下,*红军较弱。那时共产党的总军力约有一百二十万众,共控制一亿三千万人口,主要以乡村为据地。这亦构成以后全国白区与红区的明显特色,一集中在城市,一散布在乡间。前者以富人为国策对象,后者以贫民为支持骨干。因而在施政上出现不同情况,所收效果有别。
在国民党管治下的白区,这时,日军已投降退走了,傅仪的满洲国及由陈公博接手的南京伪政府均倒台,蒋介石的目标是希望尽快恢复到芦沟桥事变前那种情状。强调正统,唯我独尊,并认为可以凭武力完全压倒*。但却在经济问题上,因滥发纸币和纵容贪污,导致民怨沸腾,人心思变。大城市内反内战反饥饿的运动有升无减。这与*控制下的红区,歌舞宣扬共产主义,推广联合统一战线,恰成强烈比对。尤其*主张以「三三制」(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容纳了「非党员」(左派进步份子及中间派)参与边区政府组织及其行政上的运作,照顾资产阶层利益,取得更多群众拥护。最突出是,减租减息。红区内的农民因而少了重压,地主也获保证,收到租息。
整体来说,那时候的政府,白区内官员贪污与弄权,红区内相对地廉洁守纪;那时候的社会,白区内贫富两极恶化,通货膨胀,秩序混乱。但红区内,农民占大多数,物价控制,生活纯朴,遂吸引更多年青革命者投奔。
所以概括地讲,白区与红区的分别,除了军事上的,还有经济上的,政治上的,甚至道德上的明显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