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这及以后的发展,倒不是人所能料。所以,当蒋介石攻陷瑞金,高兴后仍是扑个空。*中央的政府根据地,竟然可以这样化整为零。下一步只剩,如何去搜截。他还没有想到,好戏才刚开始。这一名政治上的宿敌,倒不是那么容易打垮。本来,蒋发起的这一场第五次围剿,采取碉堡策略,逐步缩窄包围,成功地打破了毛的游击战术。眼看着就要将对方一网成擒了,竟然被突围连带家档一起他迁。*这样子弃巢而去,对蒋来说是功败垂成。
这是一场排除异己的歼灭战。蒋的目的就是消灭争雄对手,从而确保个人在中国的今后领导。但基于当时的局势是日本人向中国领土进行侵略,蒋以手握军政大权,不去抗日,只顾剿共,在民族大义上并不好说。蒋推出「先安内,后攘外」的讲法,解释其行动,实欠说服力。
关键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所谓安内,就是剿共,之所以如此是彼此意识形态之别。共产党在当时构成的威胁是那时国民党所掌握的领导权,对于人民,对于民族,未见有明显的负面的为害。至于攘外,就是抗日,那倒是关乎中华民族国运的领土丧失,主权受损,这是显而易见的燃眉之急。现时史家每好在利害上衡量得失,不难想到,讨共是国共两方「小我」间的竞力争雄,攘外是整个民族「大我」下的荣辱兴衰。两者间的谁胜谁负,牵涉整个未来国运。唯是,明眼人都清楚,何者为私,何者为公。但,历史的真实又往往不是循单纯公理或黑白对错来发展的。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彼此总有竞斗。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悲喜交加,不断较量,进退反复,因而常现对立。
另外,即使在那被围阶段,*念念不忘抗日。历史留下这么一宗事实,他们曾派遣方志敏北上。他统率红十军一万人,作为*抗日先遣队,于1934年7月经福建、浙江、安徽,挥军向北,但却受阻。于是折回转入江西,与蒋军转战于河南。半年后方志敏在怀玉山被捕,曾被解押南昌,又半年后处死。人们今日也许还怀疑这支军队北上的真意,然而,舆论上这样讲,出发时这样讲。至少,对于当年要求抗日的人,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瑞金红军在突围以后,先向南,再向西,然后迂回北上,也以抗日为名,对参与者是多分鼓舞。毕竟日军都在北方。
第3章,第4节:红军长征,谱写传奇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3章,第4节:红军长征,谱写传奇
第3章,第4节:
红军长征,谱写传奇
红军长征,是指从瑞金突围后,红军主力与部份*中央人员在蒋方不断的追击下,边打边移,最后转徙到西北的延安。行程约共二万五千华里,历时前后两年。
一般记录,多以毛泽东在内的*中央的所循动向作为主线。具体过程就是,于1934年10月16日从江西瑞金撤离,大队主力,以红一方面军为战斗的骨干,其它组成包括后方政府机关人员及大批器材如印刷机等,企图向西进入湖南,被阻后改道入贵州,进发缓慢,一路捱打,因此,在连闯四道蒋军所设的封锁线后,红军在那期间伤亡十分惨重,原以八万多众开始,至遵义时不及四万。此后,四渡赤水,过金沙江,越大渡河,终于摆脱追兵,于1935年6月翻过雪山后至四川西部的懋功与红四军会合。后又继续北上。走过草原,翻六盘山,于193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的吴起镇,与红十五军会合时仅余八千多人。
但红军主力中的另一领导人朱德,在毛儿盖会后,却曾南下川康,与张国焘及徐向前所率的红四军继续转移鏖战西康一带。于1936年6月又与西来的贺龙红二军在西康甘孜会合,然后一同北上,10月抵达甘肃,在会宁再与红一方面军全部会合,至此*红军的长征才圆满结束。因此,若然以此为据,*长征则前后合计经历两年。
它一路上,除了要克服大自然各种天险困难,另外要避开蒋介石所遣各路大军,其间曾被左右夹击,又或遭逢前堵后迫,但终又能化险为夷,谱写下传奇的追逐。
在长征出发时,红军队伍的编制大致是:第一军团(*统率)、第三军团(彭德怀统率)、第五军团(董振堂统率)、第九军团(罗炳辉统率),全归属第一方面军,原直接隶属于中华苏维埃(瑞金)政府,统称为「中华工农红军」,本来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总司令,周恩来任政委,刘伯诚任参谋长,但突围前改称为「野战军」,由周恩来任军委会主席,总司令朱德,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军力合计约八万人;第二军团(贺龙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