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红军及归其指挥的敌后游击队伍有过许多次歼灭性围攻。据称,早前规模较小的国军「剿共」事件有:湖南「平江惨案」、河南「确山惨案」,都是*红军及其家属被袭击屠杀的个例。其后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曾计有:一、遣阎锡山部围攻晋区的游击决死队;二、遣朱怀冰部攻袭冀西的根据地;三、遣石友三部在冀南大举进行讨共。也于这段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性原则,从而克制了这狂潮。
又第二次再由蒋介石重庆政府掀起的*高潮,是开始于1940年9月至10月的苏中「黄桥战斗」,矛头直接指向江北的新四军,陈毅在此役中大败韩德勤部,继而,1941年1月4日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庞大数目国军在安徽茂林区围歼,军长叶挺被捕,副军长项英死,新四军被国军指为违抗军令,宣布解除番号。*在此事件中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策略,一方面重组新四军,一方面以舆论反击。因各方支持响应才迫使蒋氏暂再收敛。
第三次*高潮的掀起,是蒋介石于1943年3月发表他署名的「中国之命运」,把中国当前的问题说成是「内政」的问题;所谓「内政」,就是「剿共」。适值第三国际宣告解散,国民党叫嚣铲除共产党,并动员胡宗南,发兵达四十万,于6月间包围陕甘宁边区,意图出其不意闪袭延安。此举被朱德发声明阻止。*并连续在各地举行万人*,公开抗议,反对内战。与此同时,又重申毛泽东已发表的「论持久战」与蒋抗衡,针锋相对。
虽然大规模的国共武装对峙暂被化解,然而,*认为「蒋(军)、伪(汪)、日(军)」三方配合的「清乡、蚕食、扫荡」却继续。
*史家指出,四十年代初期,中日间的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暂告停顿,但是沦陷区内敌后的游击区战斗加剧。那是因为,日军的太平洋战争正在扩大,对华战略亦出现重点的转移。其实就是,日本开始以汪精卫组伪政府,协其治华,并且调军队在日占区内大搞「治安运动」,亦即现时史家所描述的「清乡、蚕食、扫荡」这些联合「剿共」行动措施。又日军把华北及华中内的不同范围划分为三种大区域,定名:治安区(即日占区)、准治安区(即中、日双方仍在争夺的游击区)、和非治安区(即*有根据地的解放区),然后分别以不同的策略,对敌后游击队及*八路军采取歼灭战。那才是最惨烈的生死战斗。
所谓「清乡」,主要是在「治安区」内进行。由汪政权组皇协军配合,承袭蒋介石的保甲制度,把乡村逐一地圈定,加强特务活动,清除不稳分子,掠夺粮食物资,加强奴化教育,目的是意图巩固其占领区的继续统治。
所谓「蚕食」,是在「准治安区」实施。在这区内,既用恐怖手段亦采怀柔政策,其目的是把游击区内的居民赶进日占区内,然后把已空出的村庄平毁,务使游击队无法隐蔽活动,广建碉楼,修封锁渠,阻八路军深入。
所谓「扫荡」,是针对「非治安区」内*解放区抗日根据地而执行的。日军在此沿用蒋介石剿共期间施行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即是,把村庄烧光,把疑者杀光,把物资抢光,意图籍此摧毁抗日据点。
本来,汪精卫建南京政府不靠什么军队;全赖日军,狐假虎威。后来陆续有部份国军投靠其阵营,最盛时据称竟然曾拥兵至八十万。有史家说,是蒋介石献兵,与汪连手剿共。因日军施行的「清乡、蚕食、扫荡」是由汪氏执行,又国军队伍在转投南京伪政府后,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四出进行剿共。另据外界史料,投汪的国军有:1941年3月国军第五军副军长刘月亭率其所部投汪;5月国军师长公秉藩率其所部投汪;6月国军六十九军军长毕泽宇率部投汪;1942年2月国军骑兵第一军赵瑞、杨诚所率两个师亦投汪;4月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孙良诚率辖下师长三名、旅长三名、纵队司令二名及其所部投汪;此外,还有些是隶属国军指挥的游击队或公安队投汪,较为公开的有: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李长江率五个司令八个支队共四万人,及江苏省保安八旅旅长杨仲华等投汪。至1943年4、5月间,尚有国民党监察委员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及新编第五军军长孙殿英等投汪。而这些投汪后的国军及部份在日占区内征集入伍者组成了皇协军,使南京的军力曾达到八十万众,原属于国军的共计约五十万,约占其总军力百分之六十二,另有百分之三十八是在日占区内强拉壮丁,及改编土匪流氓组成。此外,还有汪氏南京政府的民团、警察没计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