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一方面要蒋介石宣布下野,另方面要广州国民政府同时撤消。然而,新的南京政府不久就又发生变化。皆因孙科在接任行政院长后,本应国人的请求进行抗日,但是因为无法调兵又无资金可供运用,只好赶快请辞。孙下台后,由汪精卫接任,汪也难有作为。不及两月,蒋又上台。那是因为,无论蒋是在职与不在职,掌军也就掌权。连国民党内最大政敌汪精卫最后也不得不的提议蒋复出。于是此后蒋、汪商定,一掌军(蒋任军委员长),一掌政(汪任行政院长),由林森继续任国民政府主席,这就是当时最终达成的三度党内统一。虽说如此,军政大权实际仍是由蒋把持。因为不久日军进攻热河,汪以行政院长名义叫张学良出兵抗日。张拒不理。汪又辞职,欧游去了。这一次蒋劝汪回来。汪以张学良辞职作条件。蒋于是便叫张学良下野,也去欧游。汪才又再返国复职。在舆论上,张以不抗日罪承过,因热河也弃了。但奇怪是,汪复出后少言抗日,反主与日和谈。随后一系列的中日协议,例如,塘沽协议(1933)、何梅协定(1935),是汪与蒋合作主管行政与外交时的产物。由此可见,蒋一直握实权。谁上谁下,抗不抗日,完全由他支配。另外,下野如同渡假。即使是汪,本曾以张不抗日辞职,重掌政后又何尝抗日?所以在那期间,汪几度与蒋不和,实质上争权而已。因为在应该安内还是攘外的先后问题上,二人并无分歧之处,不久讨共又开始了。
又史家说,早在1931年7月23日蒋已向张学良发出训示,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口号。东北事变时蒋在江西讨共。据说张曾电蒋问及他该怎办?蒋覆,酌量处理。张学良晚年作口述回忆时说,不抵抗令是他自己下的。 。 想看书来
第3章,第2节:淞沪协议,附件辱国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3章,第2节:淞沪协议,附件辱国
第3章,第2节:
淞沪协议,附件辱国
1932年1月28日发生「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军一意侵华为发兵而制造的另一借口,目的地是上海,华东一个海港,中国商业中心,为中国对外最大城市。
此举是日本军乘夺取东北后,要继续挥军南下想占据上海。它仍是凭借事端,作为发兵的理由。今次,却是有日本和尚五人在上海虹口被人打伤。事发于1月18日,后一人伤重致死。日人认为这是中方反日份子所干;中方相信那是日方安排的苦肉计。事件并不就此罢休。1月20日有当地日人故意扬言迁怒举火焚毁一纺织厂,杀前来视察的中国巡捕,并且捣坏多间中国商店;1月24日又*其日本驻华公使的公馆,但是诬赖是当地中国人所为,同时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四项要求:一、公开道歉,二、抓人惩凶,三、给予赔款,四、即行解散当地抗日团体。限令中方二十四小时内答复。据称,当时上海市长吴铁城曾回话,应允将会一一照办。但是在1月28日晚上,日本海军陆战队已按照其侵华的预定计划,大举进攻上海范围的北闸、吴淞等地。同时,驻上海的中央军在蒋光鼎、蔡廷楷正副防卫司令的率领下,进行抵抗,奋勇应战。这真正是侵略狂涛一浪紧接一浪,对执政者的安内或攘外再作考验。上海事件证明蒋介石把安内视为当前要务。
据部份史家说,当时在上海的中央军是十九路军;军长是蔡廷楷,本属广东部队。该部队原本在那里保护国民党的高层于上海召开第四届大会。之后,国民党内宁、粤、沪三派达成了临时统一,由林森当主席、孙科长行政。当日本军于1932年1月28日发兵打上海时,十九路军出于保土卫国,便责无旁贷地上阵交锋。其时蒋介石正下野。确实有点阴差阳错。但因其抗日的义勇,受到举国人民称誉,一股作气,坚持下来,不但打得日本军要连续三易其将,并粉碎其四个小时取上海的狂言。实在振奋人心。但亦代价非浅。在这场战争中十九路军阵亡者八千众。
这场历时共一个多月的战斗,过程大致是这样:
开仗时日本派盐泽率军进犯。是他扬言四个小时可陷上海。1月28日晚上日军以装甲车开入上海闸北,声称那里日侨最多,日军是要保护日侨。29日晨,再以飞机狂炸,闸北大火漫天。该区商店、火车站、及民居尽为瓦砾,平民死伤累累。十九路军有1700名士兵在颓坦败瓦中与日军展开阵地战,伤亡达三分一,但把日军打退,遂使盐泽狂言落空。日本军舰亦曾攻击吴淞炮台但是无功而去。其间蒋介石曾要中国海军保持中立,所以海上全无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