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以旧选举法,选举新总统,不把孙等通电当一回事。
1921年1月1日孙向广州国会提三项议案:一、取消军政府,二、建正式政府,三、选举大总统。因为孙要正面对抗北京。孙所持理由是:一、以往广州这一护法军政府,只为纠正北京错误而成立,原则上曾承认北京为中央;孙认为这种从属关系应改变,否则无从对外代表中国;二、徐世昌那时以中国总统名义,行使职权向外借债,孙认为徐的做法要阻止;三、孙称,只有以正式政府及正式总统名义才可以对内对外地与北京政府合法而公开地抗衡。广州国会同意孙的看法,遂以当年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约法」为模式,既通过建正式政府,又选举孙任大总统。但因当时在广州的国会人数不足「临时约法」合法规定,遂折充地改叫「非常国会」,同时,把国会所有的会议改叫「非常会议」,而孙中山的当选亦因而称为「非常总统」。至此,中国南、北有各自的政府、国会、总统,彼此对立,互相对抗。
孙于5月就职,任命各部官员。以伍廷芳长外交,以唐绍仪长内政,以陈炯明长陆军,以廖仲凯长财政。另外孙自兼大元帅,任命李烈钧为总参谋长,任命胡汉民为总秘书长。之后,孙电北京政府,指对方为非法,叫总统徐世昌退位,叫北京的国会解散,并停止向外国借款。
当然,北京的徐世昌对此置之不理。他以接济桂系军饷为饴,指使陆荣廷派兵扰广东,给孙制造麻烦作答。陆果然分兵入广东,遂再引发「粤桂战争」。这回是第二次交兵。前后打了约一个月,同样粤胜、桂败,粤军因而尽占广西。过程大致这样:第二次的「粤桂战争」事发于1921年6月中旬,陆再分兵三路,越界进入广东。孙即任命陈炯明为司令,粤军迎战之余,进占广西梧州。孙随即号召西南各省的军阀一齐出兵合力讨陆。由于声势浩大,桂系发生内乱。有部份军投降粤军,有部份军叛变自立。随后,陆的主力军于7月下旬战败,陆荣廷在龙州宣告下野,并于8月由广西出境逃越南。桂系军队至此分崩离析,或并入粤军,或另组新军。孙遣马君武去担任广西省长。
这两场「粤桂」的战争,催生了两件事:一是孙中山要乘胜出击进行北伐;二是陈炯明则居功自大另有所图。
「北伐」,早是孙的构想,此刻机会到来。孙认为它是一个大决定,所以他提案给国会通过。然后正式举兵。孙选10月进行。10月18日在广州誓师,仪式隆重,任大元帅,随即率员出巡广西梧州。后至桂林,设大本营。同时委任朱培德为滇军总司令,彭程万为赣军总司令,谷正伦为黔军总司令。但因为陈炯明对北伐不热衷,托词不肯发兵,自行驻军南宁。为此,孙往南宁找陈,劝陈回师广州,留驻后方筹办军饷,为今后北伐军提供后援补给。继而孙返桂林命许祟智、黄大伟所部粤军三万作为主力,以李烈钧为参谋长及胡汉民为秘书长,准备明年由广西入湖南,作为统一北伐的第一步。孙决计要打败直系。
此时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桂林与孙秘密会面并谈合作的可能。马对孙提两项建议作为条件:一、改组国民党,容纳别党党员加入;二、筹建一军校,组织国民党的军队。孙当时没应允,一心专注北伐。但是,这次聚谈,还另外有下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章:革命与复辟的对立,小结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1章:革命与复辟的对立,小结
第1章:革命与复辟的对立,小结
对立的较量与进程
我讲的中国现代史,自辛亥革命成功起。由那时至现在,将近有一百年。简单地讲,最前的五十年中国人在寻求自强;最后的五十年,寻求自富;总之,中国人百年现代化的道路主要是寻求自强自富。我喜欢概括地观察问题。因较为易记。我认为中国人的现代史存在许多对立,许多争持,许多较量。我把一百年分为十个不同发展的大阶段,抓大对立,讲大事件,亦是这书的基本结构。
第一个十年是从1912年至1921年,对立的特色是革命与复辟的反复。以下,我试图重点地,以这十年内发生的大事,去逐一探寻它在挣扎前进时的如何举步维艰。
也许先让我们这样看这十年:它是中国人建立共和政制的开始,也同时希望自此埋葬了帝制。它最大的改变应是,以总统的民选,代替了皇帝的世袭;以议会代表(大众公仆)的推举,代替了拜爵封官(士为君用)的钦赐。新取代旧。这是进步。不过,世上任何新生事物的茁壮成长,都不容易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