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页)
胤禛向春儿笑赞道:“春儿,没想到你的功夫这么好”
春儿微微笑了笑,生硬道:“费了,好大功夫”
“那也了不起,师姐,至少我就做不到”念儿一旁笑道。
胤禛嗔了念儿一眼,笑道:“亏你做不到,不然还不知怎么淘气呢”
念儿小嘴一嘟,黏着胤禛撒娇道:“人家才没有淘气呢,阿玛和娘吩咐的话,人家不是都照做了嘛”
胤禛顿时收住了笑脸,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抚了抚她的额,叹道:“好孩子,难为你了那些话不但今日要记住,以后都要记住,知道么?春儿,你也是一样。”
“阿玛,你和娘放心好了我记性很好使的”
“我听,师父的话,师父的话,我不会,忘记。”
胤禛心头一松,含笑道:“这就好,都是好孩子”这件事算是暂时混过去了,但愿众人的注意力都被春儿神奇的武功和狼女身份吸引了过去,尽量把念儿忽略掉。。。
第213章 除夕光景
康熙五十九年的大年夜宫里过得格外喜庆热闹,其中,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征大军打了打胜仗,将叛军扫回老巢,一洗先前全军覆没之辱。因此,在年三十晚上,乾清宫家宴上,大将军王胤祯理所当然的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德妃作为胤祯的亲生母亲,也在众嫔妃中占足了面子,出尽了风头。
相形之下,同样为西征大军出了大力气、操尽了心的胤禛胤禩,就显得格外默默无闻了。胤禩倒无所谓,一则他早就不得康熙欢心,依照宫廷拜高踩低的规矩自然不会有人奉承他;二则这筹集粮草的差事本就胤禛为主他为辅,况且又是被胤禛拉下水的;三则胤祯等于是他的人,他受了夸奖赏识,他心中也自暗暗代他欢喜
只有胤禛,是从内心底感到深深的有冤无处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没有他不怕得罪人、不怕麻烦琐碎、不怕为难一心一意替老十四筹集粮草药品衣帛,源源不断运往前方,那十来万将士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还打个什么仗因此,当他看着老十四笑得红光满面、十分谦虚的接受众人的奉承夸赞时,若叫他心底没有一丝一毫的嫌隙和失落,那是不可能的。而且,他暗暗的想道:即便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老十四自己也不知道我为你出了多少力?你竟绝口不提,半句话也不替我说,枉我和你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再看看亦是自己亲额娘的德妃,容光焕发,笑靥盈盈,自豪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喜于形色,自然,这份骄傲和自豪都是由老十四身上来的,跟他没有半点关系
骨肉亲情竟凉薄如此,胤禛越想越觉心寒,越想越意冷,美酒入喉徒增伤感,满席的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吃到嘴中味同嚼蜡,满眼的热闹徒增人厌,却又不得不做出十分欣然的模样与诸兄弟说笑,甚至还与胤祯对饮了两杯。其时心中,早已煎熬沸腾得火辣辣的几乎不能抑制。
好不容易罢了宴,各人回府。
胤禛只在那拉氏那里闷闷坐了一会,依然去了书房。燕儿忍不住替那拉氏委屈:别的日子罢了,哪怕是初一和十五都不歇这也不去说什么,今日毕竟是大过年嘛他也要这般,不是摆明给福晋没脸吗
那拉氏却叹了口气,靠在榻上喝茶不语。胤禛的心情她实在太清楚明白了,依照他的性子,辛辛苦苦办了这件棘手的差事,结果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他心情怎么好得起来?既然心情不好,他想要一个人静静,她又何必勉强他、惹他心烦?更重要的是,他虽然没留在她这,可也没去别人那啊就凭这,她心里便舒坦踏实多了
虽然因念儿与春儿进宫的事那拉氏也曾有过一丝丝疑心,但见念儿进宫一趟,连康熙都见了,也没什么不妥,她便也放了心。她很清楚,既然康熙都没说有什么不对劲,她又何必怀疑呢?何况,在她内心深处,总认为玉容早已不在人世了,不然,自家王爷暗中找了她那么多年,为何半点音讯也无?她可不信她一个女人家有那么大本事能够隐藏得那么深
胤禛慢慢垂首沉思,踱回书房,推开门,温蕴的暖气扑面而来,夹杂着几许鲜花绽放的幽香,胤禛的心没来由一暖:至少,他还有她无论什么时候,她都会燃起一盏明亮而温暖的灯,等着他、侯着他、守着他,无怨无悔、心甘情愿试问世间有几人有这等福气?这么想着,一晚上的不快顿时消逝了几分,脸上绷紧的线条也下意识的柔和了几分。
抬起眼来,胤禛顿觉眼前一亮,只见玉容双手端在面前,笑盈盈起身迎接,打扮得与以往不同。身上穿着簇新的宝石红妆蟒暗花缂金丝锦缎旗装,外罩同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