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天师下山(第2/3 页)
今朝廷的勋贵之首,地位比起宗室王侯还要更高几分,就连周浔这世子也与太子私交甚笃。
在可见的将来,庐江侯府只要不出大过,至少三代以上的富贵无恙。
有他这一番保证,确实足以让张成信服。
“那好,贫道这也算舍命陪君子了。”
……
青州,东安平
魏军营帐
作为硕果仅存的曹氏栋梁,曹丹深受魏帝曹脩的信任,被任命为征东将军,总揽青州战场的防卫。
距离吴国起兵至今过去大半年,正是曹丹组织青州魏军修筑防线,才堪堪抵挡住东吴水军的一轮轮进攻。
此刻曹丹站在沙盘前,开始比照北海郡和齐郡之间的水域,决策下一步的派兵部署。
这时,有军士飞奔而来,面露喜色。
“将军,吴国大都督有消息了。”
曹丹闻言转过身,露出一道坚毅的脸庞,白发杂乱披肩。
他看向面前的军士,沉着问道:“说。”
“方才弟兄们打捞沉尸,捞出一块吴大都督的符节,还有鲁元敬的甲胄残片。”
军士没有继续往下说,不过他的话已经足以让人猜出之后的内容。
饶是以曹丹的心性,这时也不免露出笑容,他长舒一口气,连带着眉间的阴翳消散不少。
“可算是死了。”曹丹面有余悸,旋即看向军士:“这火攻本将记得是郭准实行的吧,给他记上一功,顺带将喜讯广布到大军。”
他们大魏被压制了这么久,好不容易将敌军主将袭杀,是个难得提振军心的捷报。
短暂欣喜之后,曹丹很快回过神来。
鲁元敬身死,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或许是吴帝倾国之力的报复,需得认真对待。
北海国,朱虚
鲁元敬手持佩剑,站在巨舰的前头,挥指前方。
在他身后,是吴国倾举国之力调集的水师,覆灭魏国的意图再明显不过。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
武王吕温纵观天下形势,最终做出覆灭魏国的决断,兖州的凉国骑兵再度发起攻势。
至于东吴,水师看似纵横无敌。
可凉国有相当一大片国土是无大河的,水师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吴国在陆上的士卒算不得太精锐。
也只有当年的孙符领着最初一批江东子弟闯出过名堂。
往后这二三十年,吴国据守扬州和徐州,包括昔年在瓜分荆州时,也是靠着水师配合才略占优势。
综合各方因素的考虑,吕温排除了唇亡齿寒的可能。
且不论他修成真罡之身,还可以坐镇凉国一段时间。
即便身死,这凉国尚有十余万铁骑,再不济也有唐王的凉州兵马可以托底。
吕温并不担心唐王有野心,毕竟若无野心,他要怎么挑动凉州大军与吴国兵马血拼呢?
……
继吴国掀起灭吴之战的步伐
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道教气运争夺也渐近尾声。
三国二十三年,四月
龙虎山,天师道观
第二代天师张成端坐道观中。
这是个穿着云纹道袍,满面红光的中年男子,两颊蓄有黑须,看上去约莫四十的年纪。
其父张宗圣早年以性命引雷法,助吴帝孙符攻灭下邳防线,进而占据徐州要地,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孙符投桃报李,下旨赐封“天师”之位,东吴之内道门以龙虎山为尊。
过去的十余年间,龙虎山内外门弟子扩张至八百余人,其中罡气境不下十位,风头一时无二。
可这世上从没免费的午餐。
道观中,天师张成面前有个华袍男子跪坐。
他气质不凡,神情泰然,举手抬足都透着一股浑然天成的贵气。
饶是以张成的身份,见到这人都不敢轻怠,他行了一记道家礼:“贫道张成见过庐江世子。”
庐江世子微微颔首,笑着道:“天师无需多礼。周浔今日是有要事前来,请天师相助。”
张成闻言神色顿时郑重,抬手道:“世子请说。”
周浔见他这般配合,暗自点了点头,不过却先说起旁的。
“龙虎山乃我大吴境内第一道门,周浔不才,听闻道教气运之争。来时曾请示殿下与父亲,朝廷愿意全力出手,助龙虎山成为天南祖庭。”
听到“祖庭”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