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曹魏召医(第3/4 页)
历时一载终成这金风玉露丸。”
李常笑倒是毫无意外,有他这个正主将药方复原,若黄化还是没能成功,那才是愧对这“神医”二字。
“不知药效如何?”李常笑问出关键的问题。
说到这,黄化直接将玉盒放下,起身绕着李常笑走了一圈,脸色变得愈发红润,激动道:“堪比神药。老朽今年八十有七,纵有医方调理,仍不免行将就木。”
“可服用此药,顿感一朝春华尽归,仿若年轻了十岁不止。”
李常笑眉头微挑,也不知是在想什么。
黄化接着将话头往下:“今日可算能明白,为何元鼎帝会求索此药。若长日服用,只怕长生人间未尝不可。”
李常笑分明注意到,黄化的眼中此刻正闪烁着狂热的光,再无初见时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觉,心下只觉得分外感慨。
同时暗暗打定主意,这古方日后的流传,还需要多加珍重。
至于明面上,李常笑攀谈片刻即起身告辞。
临走时,还不忘最后看一眼玉盒。
黄化注意到这点,当即捧起这枚药丸,递过来:“说来老朽也是托了道长的福,才能有今日的机遇。今以此药,多谢道长恩情!”
李常笑听出话中暗含的意味,不由哑然失笑。
竟是打算与他划清界限,了却因果。
本来这是李常笑经常对别人做的事情,现在反过来发生到他头上。
果真,这长生的诱惑确实不浅。
他没有拒绝,而是含笑接过。
心下正好也想检验一番,这药丸究竟成了几分火候。
……
大魏国,邺城
皇宫
今日宫人皆面露忧色,仿若有一重厚厚的浓云笼罩着宫城。
许多平时神龙不见首尾的医者,近日却频繁出入曹魏宫廷,而且前后的反差相当明显。
来时有士卒和宦官开道,乍看极尽荣宠。
可没过一会儿,当他们从寝宫出来的那一刻,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运气好的只是被骂了一句“名不副实”,悻悻走出宫廷。
至于运气差的,直接被士卒架着抬出皇宫,没一会儿就人首分离。
这血淋淋的场景,哪怕这些从战场下来的士卒见了,都不由觉得四体发寒。
寝宫之外
曹脩听着屋中不时传来的怒斥,还有魏帝曹瞒的呻吟,整张脸上都写满了担忧。
这时,又有一名头发皆白的老者被押出来,口中不断喊着求饶的话,很快被披甲士卒拖拽着拉出大殿。
紧接着,曹贲合上大门。
曹脩见状立即迎上去:“族叔,父皇可有好转。”
曹贲摇了摇头:“陛下的旧疾又犯了,这帮庸医个个自诩妙手回春,可真到刀刃上,却每一个能用的。”
“这……”曹脩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放眼天下,凡是有些名望的医者,侄儿已尽数请来。”
曹贲也是面露忧色,叔侄二人低着头,只能默默听着屋内传来的阵阵呻吟,急在心里又无可奈何。
这时,曹贲像是想到什么,忽然开口道:“凌儿曾与臣言,说那幽州的药王派颇为灵验,南华道人似乎极擅医术,不若请之前来。”
提及“南华道人”,曹脩也是眼前一亮。
他曾经受过南华道人的恩典,这才逃过了自家二弟的谋杀,安然活到现在。
联想到对方赐予念珠一事,更是给南华道人的身份添上几许迷雾。
只是,曹脩忽然想起荀疾的叮嘱,以及对方那忌惮不已的模样,刚刚升起的念头立刻打消。
“或许南华道人出手有救,可他不见得会答应前来。侄儿愿意一试,至于结果可就只能看天意了。”
……
三日后
李常笑拒绝的消息传来。
曹贲和曹脩满脸无奈,对这一位高深莫测的道人,即便以他二人如今的身份,都无法做到强逼其前来。
看来,只得退而求其次了。
曹贲很快又找出两个人选:幽州神医“黄化”和南华弟子“华元”。
眼下他们曹魏与幽州张氏结了亲缘,若是由夏侯夫人出面,将黄化请来未必不可。
至于华元,据说是南下吴国。
虽然有些棘手,但考虑到曹瞒对魏国的重要性,这都不算什么。
哪怕大海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