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道:“下官不才,让贼人跑了,不过我已撕下了他的面罩,看到了他的面目。他不是中土人士,而是西方异域之人。”梁中书咦了声,这才抬眼望史梁玉,史良玉知他是文官不懂武功,便把偷宝人的武功夸大大吹嘘了一番,好让自己失手有点颜面,最后道:“大人,我看在大名府内异域外邦人不多,他那种长相容易辨认,要不我们立刻下令全城收查?”
梁中书点头道:“好; 传令下去; 立刻全城搜查。 通知各城门口; 即日起凡见到异域相貌的人一律扣下。”
史良玉领命带着兵丁连夜挨户搜查; 折腾了一夜; 却一无所获。 看着梁中书脸色难看; 他不敢怠慢; 第二日又带着兵丁在街上挨户搜巡。 正查着; 却眼见人们都往市中心的一块场地聚去,那里围得人山人海,人群不时传来阵阵叫好。
史良玉抓住旁边一过路人问:“那边是在做甚?
过路人答:“老爷您不知道,我们北京大名府每年中秋节都会闹市三天,街上灯迷会,庙会自是不用说,这最好看的就是锦社相扑,每年官府都派百匹上好绢布做利物,吸引好些高手来参加,现在已是最后分胜负的时候,所以大家都去看热闹”。
史良玉放过路人,跟随从道:“我们去看看。”说着往人群中走去。
众人见有官兵来,让了一条道让他们进去。 待进得场中,见眼前有两人相扑,一人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胸口长着一片黑毛,行动中有泰山压顶之势;再看另一人,史良玉不由地眼睛放亮,这人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中等身量,却十分的膀阔腰细,健美匀称,更兼一身雪白的肌肉上纹着青花翠叶,好似锦绣嵌上白玉,这等美伦急健身段拿出去不说是天下第一,却也在世间找不出几个;再往这年青人脸上看去,见他面似堆琼, 清俊出奇, 眉宇和嘴角中又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武之气,面对比他高大力猛的对手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淡定。
只见那身材高大的大汉仗着威猛,频频出击,向那年青人扑来,仿佛要把他吞掉,而年青人却左右闪烁不断将大汉的凌厉攻势化开,几个回合后,大汉见他只避不迎,心下发急,嘴上喊着:“小子,你要是好汉,就不要躲我”。那年青人笑道:“你要是好汉,就来将我抓住。”边说边瞅见那大汉步伐出现破绽,便以极轻巧快速的步伐溜到大汉的侧身,左脚插在大汉两脚中间,右脚朝他正前行的右腿踢去,同时双手抓住其右肩用力往下一拖,口中喝声:“着!”,大汉应声而倒。“好啊!”人群中又是一阵喝彩。
史良玉看了也不住点头道:“好一个四两拨千斤”,回身问随从:“可知那个年青人是谁?”。一随从抢声回答:“我知道那人,他姓燕,单名青,原是个孤儿,后被这大名府的首富卢俊义卢员外收养,北京城里人都称他浪子燕青。”
史良玉低声道“浪子燕青,这名头有些意思。”那随从又道:“人称他浪子,一来顺口,二来因他是我们北京城第一聪明伶俐之人。”
“第一聪明伶俐之人,何以见得?”
随从答道:“大人有所不知,这燕青知晓各省方言,熟悉诸行百艺,拆字道白,歌咏乐器无一不精,使得一张好川驽弓,箭到物落,从不虚放。 至于这相扑嘛,据我所知自他出道以来就没输过,每年这锦社的利物都是他的。”
史良玉道: “可惜了一个青年俊才不去投军报国,却混迹于井市中,真是应了他的浪子名头。
随从接着说道: “燕青虽然没投军; 但也帮过衙门破过迷案; 去年发生在城西的最大一宗血案就是他抓到蛛丝马迹帮助梁大人找到凶手的。” 史良玉听了心中一动: 他还会办案?
正说话间,人群中又有连连喝彩,原来燕青又将那大汉放倒两次,这最后一次将那大汉撩得腾空而起,四肢朝天地摔倒在地,那大汉摔得惨重,起不了身。
燕青笑道:“这位壮士,对不住了,我将利物取来,分些与你。”说完转身向利物台走去,没行几步,那大汉突然又挣扎而起,跃身两步将燕青双臂反身捉住。 大汉这一偷袭是用尽全身所剩之力,燕青左右摆肩竟挣脱不开,只见他突然身躯后仰,借着大汉抓他双臂之力,全身上扬,双脚在空中划一交错十字,向那大汉的眼眶反踢过去,大汉被踢得眼眶发青,朝后倒退几步倒在了地上,这次他躺下就只有喘气的份了。燕青这一招使得轻巧出奇,众人看得眼花缭乱,又同声叫好。史良玉心头一怔:怎么他也会这一招? 。 想看书来
倒踢紫金冠(二)
燕青取了利物,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