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3/4 页)
楚,这是个有着传责一样的国公啊。
年轻时刘弘基曾是个游侠,游侠?
这玩意李治十分清楚,游侠,小名街头流氓或者扛把子,及至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因避兵役不想打仗干脆逃往太原依附李治的爷爷,后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因为混市井的,十分圆滑,招募中,不少英雄豪杰被他忽悠加入唐军,招募过后,因为他卓越的忽悠能力,其人有大功。
后来在进攻长安途中,更是在霍邑之战中当场阵斩大隋主将宋老生,到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
这是他人生的**,但既有**,难免会有低谷,后来不幸的在进攻薛举时逢浅水原大败,曾力尽被擒,但却十分有骨气的不降,直到灭薛氏后又获救,李治心中暗叹:命大的逆天啊。
但刘弘基人生的低谷似乎还没有走完,后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二次被俘,但这次刘弘基心中实实在在的知道,再没有人会再救自己。
被俘这种事,可一而不可二了,所以刘弘基又发挥自己当游侠骗子拐卖犯时练就的忽悠本事,huā尽了心思,总算侥幸自己连夜逃回来,随后戴罪立功,更是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大唐平定天下后,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劳苦功高的,一辈子军旅生涯打打拼拼的,终究给他在凌烟阁混了个十一这个比较靠前的位置。
对于刘弘基的话,李治内心是比较倾向的,但面上却是不置可否,作为君王,在大臣还未说出自己意见的时候,李治是不会马上下结论,果不其然。
张亮出队作了个揖,摇头否决道:“陛下,臣不同意刘将军之言,臣以为禄东赞固然对吐谷浑痴心妄想,但在见识了我大唐兵锋之利之后,未必就没有休战求和的意思,所以臣以为,现阶段禄东赞还没有与我大唐决战的意思。”
“张大人此言差矣……”,又一个大臣跳起来了。
“陛下,末将同意刘将军所言……”,一个武将也蹦出来了。
“大谬大谬”两人都……”,两人一说完,随行的其它人都立马站出来发表自己的〖言〗论,抑或支持二人所言,抑或反对二人,李治都只是冷眼旁观”不发一言,中指带着韵律的敲击主帅木椅,带起的“噔噔噔”,声,却被众臣的争论盖过了。
在唐军南征这个总的战略下,李治静静的看自己这些狗头军师们给自己提出一大堆建议,好的坏的都有,李治明白,就看拿主意的自己识不识货了。
李治心中暗叹”怪不得谋士这个工种在古代这么火呢,这本就是个一本万利的工作。
如果建议对了,而且被使用了,谋士自然而然的成为大功臣,如果没有被使用,事后也可以证明有先见之明,而且还能逢人就说“我郡主公没有容忍之量,这么好的意见都不接纳,输了活该。”
而如果出的是坏主意,那也没关系,美人不好找,主公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走了”谁叫这是个普遍文盲的时代呢,读书人到哪儿混不到一口饭吃啊。
面对众人争论的焦点:会不会不久就要决战。
李治闭上眼急速的转动自己的大脑,客观的来讲”两人的主意都是有依据的,提出谋略的张亮、刘弘基也是很有见识的人,但这真的对吗?
应该说这两个决策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个是正确的,但李治却在此时体现了他的天才战略眼光,也是从李靖嘶吼,从此次“杀使”,后,失去了“恩师”之后的李治第一次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分”而这种天分将在大唐今后的军事征服责涯中,不断地帮助他击倒一个又一个敌人。
李治伸手制住了不断的争吵的众人”越吵越激烈的众人,看到李治的动作”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看向了李治,他们在等待李治的回答。
不得不说,历史上任何一个获得过成功的帝王都走了不起的。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会有许多岔路,但你只能走一条,那条岔路将会带你走向成功,反之则是通向地狱的黄泉之路,而在进行决策时,譬如现在,会有很多人在李治耳边阐述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对于岔路的分析理解告诉李治,告诉李治你应该如何去选择。
但这条通往成功的诸多岔路上,却被你的敌人设置了无数的陷阱,一旦你踏上了错的岔路,掉进了陷阱中,你将再无法回头,而游戏残酷的是,致使你错误的岔路有很多条,但胜利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如果你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李治站了起来,众人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李治看着众人说了一句心中酝酿许久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