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2/4 页)
前些天传闻青城山有天地异象联系在一起,顿时就知道发生了何事,赶紧出去,将两人迎入庄中。
遗憾的是,此时刘涚等人并不在庄中,王重阳也无意久留,只是逗留一天一夜之后,就翩然离开了刘家庄,只是将柴胡留在此地,嘱咐他,等到他王重阳开山立派之日,柴胡定要去归宗。
这件事情,就算王重阳不提醒,柴胡也是要做的,别看他好像对于清虚散人归天一事没有多大的反应,但其实在他心中,早已经认定了自己身份,像柴胡这种心性单纯之人,一旦认定一件事情,那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这世上的缘分,往往总是阴差阳错。王重阳前脚离开刘家庄,林英英后脚就进了门,虽说高玉娘还是跟她见了面,但就连柴胡都不知道王重阳的具体去向,高玉娘又如何能够指点林英英。
甚至于高玉娘见林英英凄苦,抛开成见,苦劝林英英留在庄中,与其苦苦寻觅,不若守株待兔,然而林英英心中始终还是无法过自己那一关,最终还是只身离开了刘家庄,去追寻王重阳的脚步。
不久之后,刘涚率领得胜大军归来。
此番出征,不仅打败金弹子的大军,验证了狼骑兵和弓骑兵的战斗力,同时也跟高宠见了面,更重要的是,金弹子大军的粮秣,高宠和背嵬军丝毫不取,全数成了刘涚的战利品。
因为金弹子大军被败的消息传出,刘涚大军归来一路通畅,虽说他并没有主动去进攻伪齐的城镇,但不少城镇为了自保,竟然纷纷向经过的刘涚大军上贡,倒是让刘涚大军因此而赚了个盘满钵满。
另外,因为刘涚大军的威名,一些本无意在伪齐统治下生活的宋人,竟然选择了跟随刘涚大军一并离开伪齐境内,这些平民随刘涚大军而行,竟然无人敢站出来阻止。
随着加入刘涚大军的平民越多,消息也就传的越快,到最后,刘涚不得不放慢行军速度来等待那些平民,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离开伪齐境内,这些平民必然会遭到伪齐军的残害!
正是为了等这些平民队伍,刘涚的归期才一再推迟,否则,他应该是可以跟王重阳见上一面的。
有了粮秣军饷,又引回来数万平民,刘家庄的威名,顿时在益州,甚至是在整个巴蜀地区,都如日中天。
而这样的事情,自然如同是包不住的火,传到了南宋朝廷一些人的耳中。不过好在刘涚出兵完全没有动用仙人关的兵马,加之山高皇帝远的缘故,即便朝廷之中有人对刘涚不满,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对刘涚造成影响。
刘涚真正担心的,还是吴阶的态度。
毕竟整个巴蜀地区的军事总管,就是吴阶,若吴阶真是因为此事对刘涚不满而要采取行动的话,刘涚也不会坐以待毙的。
而杨再兴在此番历练之中,很意外的跟岳云意气相投,或许是因为他们有同一个师傅的缘故。
刘涚刚刚回家不到两天,就收到了来自吴阶的亲笔信,看着手中火漆封口的信笺,刘涚的心,顿时变得沉重起来。
第356章 如是我闻,真人留痕(下)
第356章 如是我闻,真人留痕(下)
“没想到啊,看来还真是该去走一趟了。”
刘涚从伪齐境内领兵返回之后,就一直没有去仙人关缴令,虽说如今陕西无战事,但他作为吴阶麾下将领,长期脱岗,就算朝廷不追求,他自己心中也有些愧对,当然,愧对的不是朝廷,而是吴阶,他的顶头上司。
应该说吴阶这个人对他刘涚是够看重的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将刘涚从一个普通士兵,提拔到可拥兵五千以上的主将,这份恩情,哪怕刘涚并不在意,也永生难忘。
即便刘涚做出这许多事情,外界对他的传闻更是风雨飘摇,但在吴阶的信中,刘涚却是看不出吴阶对他有任何的不满,只是讲述了一些陕西目前的局势,最后就是要求刘涚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去。
回去,若刘涚仅仅是个普通的宋朝将领,那么他无须有半点的犹豫,只因为吴阶才是他的顶头上司,而有吴阶存在,那么他当是性命无碍,天大的事情,以吴阶现在的身份和地位,也能将其扛起来。
可偏偏刘涚自己心中有鬼,他担心自己苦苦经营出来的假象已经被吴阶识破,若是他一旦返回军营,成为数万将士中的一个,吴阶存心要对付他的话,刘涚觉得,自己是断无生机!
“可我若是不回去的话。”
刘涚若是不回去,那就形同造反,不仅巴蜀这边的朝廷兵马会立刻向刘家庄,高家庄发动进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