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代全球汽车行业的风云人物零距离接触的大量宝贵机会,通过这种特殊观察所能传达出的真切感觉和味道是会有相当的感染力的,因为有关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禀性等的非量化特质不可能从企业产销数字、财务报表中和企业公关资讯中捕捉到的。
纵观汽车发展史,给人带来认识困惑的是究竟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群众〃创造历史?首先我们看到一些赫赫有名的汽车企业创始人多少带有英雄主义色彩,具有某种偏执狂的性格,极少开始是嗅着金钱味道前行的,大都是不懈追求一种偏执爱好、技术成就感,有点像宗教的殉道者,往往这些企业创始人不屈不饶或带有点圣洁感的故事就是最博得公众崇敬之感的要因。而企业变成巨舰后后续者的闪亮点却是怎样为企业的规模和利润奋斗,因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传奇创始人和后续的职业经理人的要求尺度不同。由于后续者是处于行业竞争的急流与漩涡中,其间充满了外部市场的尔诈我虞和内部人事的钩心斗角的曲折故事,后续者即使台前显赫一时,也会腹背受屈于董事会与资本的意志,恩恩怨怨的争斗,同样能够招徕公众极大的好奇心。汽车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历程总是充满曲折坎坷,又总是引人入胜,咀嚼回味。
。。
序(2)
随着发达国家中汽车企业通过不断洗牌,最终形成了本国的行业寡头,进而演变成了国际性的汽车巨头,其身躯变成了航母级,驾驭航母的船长…企业的最高职业经理人肩负的重担比创业者有过之无不及。因此照样成就了一批名留汽车青史的管理翘楚,其管理业绩不是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企业管理范畴,因为这些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臻于完善,而是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思维要把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脉象,进行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并购、全球性的市场与资源整合,也包括定夺能让企业起死回生的新产品策略,对这些企业领袖来说,管理已经升华为一种揉合个性化风格的战略艺术,要敢于想象、敢于创新。这些领袖也很难完满走完征程,留下若许缺憾,但是总有一段时光做到登峰造极,煊赫一时,为全行业所景仰。
汽车历史也是面镜子,中外企业都会在里面显形,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屈指算来也就几十年的历史,其蜿蜒曲折、跌宕起伏之态比国外同行业有过之无不及,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是该有中国自己的现代汽车发展演义了。在我们读这本《传奇:改变世界汽车工业的六巨头》的同时,我们也希望看到有关中国汽车的权威精彩读本。
第1章 发令枪(1)
1978年7月13日这一天,时任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李·艾科卡被解雇了,他怒气冲冲地走出亨利·福特二世的办公室,并没有用力摔门。但是,这一天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足足左右了未来25年的全球汽车业。
过不了几个月,艾科卡就将成为克莱斯勒公司的掌门人,与61岁的亨利·福特二世并驾齐驱。最后,艾科卡将从福特公司带走数十名高级管理人员,并将福特公司高傲的企业文化带入到克莱斯勒这个第三大汽车公司。在艾科卡从福特公司挖走的人里,有一个人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担任过飞行员,他就是鲍勃·卢茨,美籍瑞士人,是1974年被福特从宝马公司挖来的。
10年之后,克莱斯勒公司将出现一个神话。战后汽车业的全部智慧都将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他吸取了汽车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所有的教训,并将这一切完美地应用于一个公司的文化和产品当中。
20世纪70年代初,卢茨曾在宝马公司向埃伯哈德·冯·金海姆学习过品牌管理。实际上,冯·金海姆掌握了一门汽车公司兴盛的艺术。而且,尽管很多人都认为他不过是宝马势力家族的一个随从而已,但是在管理宝马这个非常成功的企业方面,他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
从卢茨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曾跟艾科卡学习过产品包装和高风险营销。在福特汽车公司,亨利二世的〃精明小子〃分析家也曾向卢茨讲授过有同样重要意义的成本规律。
进入克莱斯勒之后,卢茨还向当时已经颇具声誉和才华的本田宗一郎学习,学习和效法本田汽车公司产品开发流程中的精华部分,这些内容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文化倾向于舆论意见和同质性。而且,当时的日本社会并不适合特立独行的实业家发展。但是,本田宗一郎却是个独特的人物……这种独特不仅仅表现在他充沛的精力和怪异的个人生活上,更表现在他经营世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