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页)
伊丽莎白的这五条政令被称为“五除集中令”,后来成为所有君王奉行的标准,为大陆上出现大一统的文明国度,建设出高度文明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奠定了基础。
数千年后的学术文章中一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和“五除集中令”从思想和文化上进行了统一,使诸侯分封制的古老体制向更先进的一种文明迈进,使数千年来思想文化得到禁锢,历史进程迟滞不前的现象得到了改变。
伟大的伊丽莎白一世以超人的胆略和前瞻的眼光,开风气之先河,成为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她无畏的勇气和富于开创的精神,使她无愧于一代伟人的称号。
更有许多野史、传记,绘声绘色地描述她当时面对陈腐思想的旧势力代表,如何无惧无畏、舌战群儒,恩威并施之下使群臣折服。
那时候,伟大的神明杰迪萨克尔坐在云端,看着这些写的活灵活现的小说笑的打跌,要不是恼羞成怒的伊丽莎白女王恨恨地踹了他一脚,把他的身子又踹正过来,他会一跤从云头上摔下去。
事实真相是,当时文官武将,所有的大人的确都一言不发,不过不是被她折服了,而是被女王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弄得脑筋都糊涂了。
他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刚刚把一个暴戾昏庸、穷兵黩武的布坦尼大公弄进监狱,结果又捧上来一位疯子女王。
若是搁在后世,这种政令本不算什么,所有人的思想上都会认为理当如此。然而在那一刻,这却是破天荒的一种创举,在那之前的人们头脑里从来没有这种思想意识。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是暴戾蛮横只知讲求武力的布坦尼大公也觉得理所当然不能破坏的制度,这是泰戈尔帝国皇帝也必须遵守的制度。
做为君主,他们站在高高的权力金字塔尖上,只能直接控制那么一小撮人。他们的政令、税赋和管理权力从未直接贯彻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过。
然而在布坦尼公国旧的权力架构遭到了彻底破坏,权贵、官员、领主城主们有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宗教内部斗争、公国政权更迭等原因死亡或入狱,还没有新的权力架构去填充这块空白时,伊丽莎白女王为了改变自已是被请来的君主这一尴尬局面,异想天开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
女王宣布完了政令,微微扬起了头。她美丽高傲的头上,华贵的王冠缀着的无数颗宝石放射出璀璨如星辰的光茫,使她象女神一样俯瞰全场。
然后,女王就带着优雅自信的笑容宣布退朝,在所有的文武官员还在发愣的时候,姗姗起身,离开了会议厅。
……
伊丽莎白素素离开会议厅,刚一转过长廊,那轻快稳定的步伐就不见了。由于大公府的兵全都换了军方调来的新人,而这些人中有没有忠于布坦尼大公的人一时难以清察,为了女王的安全,杰迪暂时充作她的侍卫队长,一直陪在她的身边。
这时一见她脚步虚浮,立刻抢前一步扶住了她。
“你怎么了?”杰迪一扶她就不由吓了一跳,女王脸蛋惨白,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手脚都在不受控制的哆嗦。
“我……我我……”,女王半边身子的重量都压到了杰迪的身上:“快带我回去,我太紧张了,有些控制不住自已”。
杰迪急忙加快了脚步,扶着她到了寝宫门前,见有两个女侍还一直随在后面,忙道:“女王不太舒服,你们守在门口!”
说着扶了她走进门去在桌前坐下,给她倒了杯水,女王接过一口气喝了,坐在那儿喘息了半晌脸上的神色才稍稍恢复了点正常。
她按着心口,强颜一笑:“现在议事厅一定乱了套,如果我还在那儿,怕是坚持不到现在了,如果被他们看出我色厉内茬,那就糟了。”
“看你”,杰迪握住了她的手,轻声说道:“做出这样的决定,为什么事先也不和我商议一下?这样操之过急,只怕会起反效果。”
伊丽莎白轻轻摇头,眼中闪烁着聪慧的光芒:“不,杰迪,我是认真考虑过布坦尼公国现在的情形的,高官贵族们近三分之二已经或死或抓,他们的领地和城池可以直接控制在公国手中,这样公国就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力量,剩下那三分之一心也不齐,明哲保身者多,敢起而反之者少,这事才有成功的希望。
我游说过弗朗西斯将军,又有阿匹亚王国做后盾,不趁现在改变,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这样做,不只是因为两国这段时间各种势力争权谋利血雨腥风酿成的恶果,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