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硬是从敌人手里夺回了东山 坳口。接着,第224团和第225团迅速抢占坳口南北两侧高地,配合第223团将敌人 的进攻打退。激战中,徐海东负重伤。国民党军第355团、第357团相继增援上来,又 组织疯狂的反扑。激烈的争夺战全线展开。
反复冲杀中,军长程子华也负重伤。
在军长、副军长都负重伤的严重情况下,军政委吴焕先挺身而出,指挥部队英勇反击, 殊死奋战。第224团团长叶光宏,在拚杀中,1条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作战。军部司号 长程玉林,下颌负伤,不能吹号,就利用一个小土地庙作掩护,接连投出几十颗手榴弹,打 退敌人多次冲击。敌人集中火力向他射击,他始终坚守阵地,最后壮烈牺牲。机枪班在与敌 人对射中,多名射手倒下去,新的射手接过机枪又打起来,终于把敌人的火力压制住。经过 如此20多个回合的反复冲杀,一直打到黄昏,终于把敌人打垮。
庾家河反击战,共毙伤国民党军100余人,红25军亦伤亡20余人。此战是红25 军长征中的又一次殊死战斗,但最终打垮了敌人的进攻,在鄂豫陕边区站稳了脚跟,并在此 地展开新苏区的创建工作。当地群众踊跃参加红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日历翻到1935年,红25军的对敌斗争愈加频繁。从2月到7月半年时间内,接连 粉碎了国民党军两次大的“围剿”,先后进行了文公岭、石塔寺、雒南县城、荆紫关、袁家 沟口等战斗。其中,袁家沟口一仗,全歼国民党军警1旅,毙伤国民党军300余人,俘国 民党军旅长唐嗣桐以下1400余人,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这一出色的歼灭战是红2 5军长征中打的一个大胜仗,宣告国民党军3个月内消灭红25军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
在这期间,中共鄂豫陕省委书记徐宝珊因艰苦转战,竭尽心血,痼疾重发,5月9日病 逝于商县龙驹寨,时年仅32岁。省委书记一职由吴焕先代理。
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长安县丰峪口召开紧急会议,通观全局分析了当时的形 势,独立自主地作出战略决策,决定率红25军西征北上,以“配合主力红军在西北的行 动,迅速创造西北新的伟大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又是16日,红25军踏上了继续长征的道路。
红25军一路上攻克两当,围困天水,北渡渭河,进占秦川,直接威胁国民党军的西北 后方。蒋介石接连从成都发出几道电令,最初要求加强西安、宝鸡、汉中之线的碉堡封锁, 防堵红25军入陕甘,后又督令陕军各部“不分省界,跟踪追击”。红25军的行动在一定 时期内减轻了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的压力。
17日,红25军一举攻克隆德县城,接着翻越六盘山,在马莲铺以东,冒着大雨,将 尾追之敌马鸿宾第35师一部击败。21日拂晓,继续冒雨东进。沿着渭河南岸的泥泞公 路,急行军20余公里,到达秦川县城以西的王村。
吴焕先等军领导人在得知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并继续北上的消息后,果断决定到陕甘 苏区会合红26军,以巩固陕甘苏区,迎接党中央和主力红军。为此,立即命令部队到静宁 县城以北25公里的兴隆镇休息5天,做好继续行动的准备。
兴隆镇一带是回民区。红25军对进驻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十分重视,做了周密的安排和 大量的准备。吴焕先多次找当地老百姓了解情况,调查当地的敌情、社情和民情,适时作出 新的规定,教育部队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做到秋毫无犯。根据回族的宗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具体规定了对回民的政策,如宿营不住清真寺,保护回族经典,不在回 民家中吃大荤,宰杀牛羊要请阿訇,不打回族土豪,等等。
在兴隆镇,吴焕先亲自带队,携带礼品到清真寺拜访。阿訇也带领回族群众头顶礼品, 到红25军军部作了回拜。
红25军以严明的纪律,和颜悦色、彬彬有礼的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短短的两三天时间里,红军与兴隆镇的回族群众相处的像一家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 回族青年积极报名参加红军。第3天傍晚,红25军离开兴隆镇。全镇男女老幼闻讯后涌上 街头,在街道两旁摆上放满水果点心的案桌,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恋恋不舍地欢送红军。 热情的回族群众一直把红25军送出好几里路。镇上还专门派出代表为红25军带路。
清真寺的阿訇面对红军远去的背影,合掌由衷感叹:“红军真是仁义之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