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元佶夜夜睡不着觉,心力交瘁,失眠,头痛,闭上眼就不断的发噩梦。元襄还有他的大部分军队都陷在了晋州,正同贺兰闵交锋,已经三个月了,还在不断的增兵,请求粮草,而洛阳已经没有兵,成了一座孤岛。
贺兰钧怒而不允:“朝中已经没有兵了,洛阳都要守不住,让他立刻放下晋州,带兵回援洛阳。”
元襄的书信送到了元佶手中:“迁都一事万不可附议,洛阳必须坚守,战况危急,请求的兵员粮草务必替我办到,此事艰难,大将军恐怕不允,需同崔林秀一众商议,给我一个月时间,形势必有转局。”
元佶让崔林秀去说贺兰钧:“只要晋州得胜,洛阳之困自迎刃而解,若现在让他回军,两头不顾,情况只会更乱,他既然说一个月,王爷便给他一个月,洛阳再坚守一个月……”
贺兰钧打断他:“你说的容易,拿什么去守?”
崔林秀道:“臣愿意去守。”
崔林秀乃是个提刀能上马,下笔定乾坤的好汉,说干就干,当真接掌了军印,带兵去了。
要打仗要钱,开国库,国库无钱。
国库空虚,钱入私囊,自贾后掌权至今,朝廷*也不是一年两年。
然而元佶顾不得那许多了,没办法,查。
百姓的税收一年不比一年轻,国库没钱,钱又不能凭空飞了,钱去了哪里?总在某些人腰包里装着。
元佶将这件事交给司隶校尉元骢。
元佶心知这种东西一查,恐怕满朝官员哪个都跑不掉,都该拖出去斩了。官做到一定程度,钱哗啦哗啦自然往腰包里流,
说不上什么贪不贪,官场的道理自古如此。水至清则无鱼,她也无心拿这种东西做文章。众怒难犯。
吃是正常,但把国库吃成个空篓子就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元佶不放心,犹叮嘱元骢道:“我只要钱,不要命,你估摸着办,让他们拿出钱来,其他都好说,若是他们不肯,有必要杀鸡儆猴。别做的过了火就是,你拿捏好分寸,别惹出乱子,我不想得罪人。现在朝廷这般局面,若是他们还只惦记着家里那破窖子,这种不知轻重的东西,死在刀口上也是他们自己没眼力,那可怪不得咱们了。”
元骢道:“娘娘放心,臣知道怎么做。”
元骢依照着朝中诸公的经济状况,弄了厚厚一本账簿,带着他的司隶校尉营人马,照着账薄挨家挨户上门要钱。
老老实实按着账本出钱就好说,不老实的哭穷的装傻的,他那里自然还有另一本簿子,记载着诸位大人们的所有黑帐,从怀里掏出来。敬酒不吃吃罚酒,抓起来该打的打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
粮草十万如期送去了晋州,兵员却是一分也调动不得了,元佶无力解决,让他自行募兵。
募来的新兵未经训练也无法作战,但也别无他法。
元佶十四年冬,战事仍在继续,战情仍旧胶着。
贺兰钧焦头烂额,元佶心中也在煎熬,朝议从早到晚,散了朝,长乐宫又是议论不休。
她连贺兰瑾也没工夫关心了,支着肘靠在几上打了个盹儿,突然梦到贺兰玉,模糊的一个影子,走到她面前来。
元佶握住他的手,贺兰玉将她搂在怀中,元佶低声道:“殿下,我好累……”
贺兰玉无声的抚摸她肩膀,将她抱上床,盖上被子。
“娘娘睡一会吧。”
元佶抓着他手不放,不住叫:“殿下……”庾纯有些无奈,将她手拿开。
对贺兰瑾道:“皇上无事,陪娘娘呆一会吧。”
贺兰瑾点头,伸出小手抚摸了一下元佶的脸:“母后,是我。”
元佶茫然睁了眼,庾纯向她道:“晋州的消息,元将军已经得胜了,叛军的头颅已经割下来,送到洛阳了。”
☆、第63章 叹气
元佶搂着贺兰瑾;他身体单薄又轻,元佶抱着他就想到谢玖。
她对不起这个孩子。
贺兰瑾道:“母亲;小舅要回来了吗?”
元佶道:“应该要回来了吧。”
贺兰瑾道:“太傅今天跟我说;说我爹爹很有才略,他胸怀宽广;意志坚定;要我像他一样,沉得住气,受得了寂寞。”
元佶抚摸他头发道:“太傅说的很对。”
贺兰瑾小心偎依到她怀里,声音软而柔嫩:“母后,你会陪着我吗?”
那张同贺兰玉有九分相似的脸,元佶好像是在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