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部分(第1/4 页)
不能。
因为言论自由的核心,是允许人不开口,允许人明哲保身的。做一件事情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不做。
但这恰恰在数据时代是有害的。因为数据时代会采集每一个人的行为,你不说,也会成为分母的一部分,从而让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倒向另一群体。
这是一个沉默就等于支持/反对的时代,没有弃权票。
所以经典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已经过时了
因为大多数的民太贱,不满了也不会合理、适度、正确地表达。往往觉得说话不要负责任的时候就乱表达,需要负责任的时候明明合理的又不敢表达。
这个时代,需要千方百计鼓励每一个人开口,沉默已经变成了一种缺德。
这不是冯见雄的个人价值判断,只是客观的技术进步现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数据东逝水,浪花杀尽沉默。
那些被大数据分析后针对性卖假货、被针对性侵权的恶,其实都是不嚷嚷,不呐喊的愚民惯出来的。
能够“君子慎独”,无论是否实名制、是否会被记录、是否是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还是私下躲在键盘后面喷,都一样秉笔直书、同样尺度喷人的喷子,才是大数据时代最可贵的人。
这些人的存在,才防止了大数据采集社会百态的失真。
钻空子赚那些沉默者的钱,冯见雄问心无愧。
他自问自己赚钱同时对社会的警醒和改造,比鲁迅当年“在铁屋子里呐喊,把注定要闷死的人惊醒”,还要有意义。
……
刘渊明走了。
毕竟冯见雄这门生意开没开始实质性布局,只是说了些想法,分析了自己的长处。
他这阵子会留心一些可以收留的、把自身贱卖的技术团队,但真正磨合上马,还要等周天音回国。
毕竟一门创意性的生意,而且不是法律性质的,冯见雄手头能够得心应手使用、又绝对不用担心忠诚度问题的人才,实在是没得选择。
而且,说到底这门生意的原始调研,也是周天音在当初审计niconico视频网贴片广告客户时得出的分析,她对前因后果最了解情况、上手也最快。
周天音虽然只是个浙大的mba毕业生,除了念书的时候跟着冯见雄或者导师做商业资讯、毕业后帮冯见雄突击料理了一番niconico视频网的团队交接。按说企业管理和战略眼光都还不够,正规全职工作经验也就一年。
但是,周天音毕竟有很强的成长性,而且得到过代管niconico这种一般30岁以下精英职业经理人都很难捞到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还得到过冯见雄的点拨。
所以,周天音对周边业务的掌握,如同吸水的海绵一样,绵绵不绝地增长着。
哪怕这几个月在加州陪待换肾的冯义姬,周天音也没有放弃远程办公、远程学习,不断和冯见雄交流以获取成长。
那些牛逼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很多后来成为鬼才的高管,都是二十几岁就get到了某个新创的细分领域的神髓,而后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强。
对于一个新出现的产业,除了泛用性经验之外,谁不是从头开始学习呢?一个24岁的职业经理人,和一个44岁的职业经理人,或许在“经验”上的作用差距,在这些行业或许会被拉到最小。
“经验”无用武之地。
真正动手的时机,大约也要等到毕业的时候吧。
不过,刘渊明的不安和逼问,也让冯见雄提前勾起了为这件事情打基础的想法,让他不再那么优哉游哉。
此后几天,冯见雄也放弃了游山玩水放空大脑,而是花时间在网上搜索信息、又去中关村的各个创业咖啡吧鬼混,试图看看有没有相关要退出的技术团队可以聊聊。
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
这种事情是急不来的,哪怕聊不到人,光聊聊天,了解了解行业近况细节,也是有好处的。
……
一周时间很快过去,距离刘渊明那边埋的一系列论文地雷引爆,还有大约十天吧。
这天,冯见雄照例睡了个懒觉,准备去中关村的创业咖啡吧晃悠一下。
不过洗漱完拿起手机,他一眼扫过去,就看到有些未读短信。
打开,是马和纱发来的。
语气很弱气,问他最近有没有空。
冯见雄有些摸不着头脑,一个电话挂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