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页)
上初时并未拒绝,请问皇上所为何来?”
萧潼正色道:“朕以仁义治天下,纵然乌突族当年有侵犯之举,但他们只是蛮夷小族。郝日能一统北方各族,成立乌桓,采取种种富国强民的措施,这对乌桓百姓是件天大的好事。两国百姓安定了这么多年,朕岂能为报一箭之仇而挑起战争、为祸苍生?若是如此,岂非失了我泱泱大国的风度?说到联姻,只要郝日一片诚意,为两国交好,朕便没有不允之理。”
柳圣俞微微低头,恭敬地道:“皇上英明睿智、胸襟似海。只有皇上这样的仁德之君,才能令四海归心、万国来朝。小王爷从小受到皇上教导,深谙皇上之心,才会代皇上创下今日之举。所以,臣斗胆进言,小王爷实在是大大的有功。”
萧潼愣住,有些语塞。
柳圣俞乘胜追击:“小王爷聪明绝顶,不仅耳濡目染了皇上的宽厚仁德,而且极懂恩威并施之效。他先粉碎乌桓王的阴谋,直接打入崂泉腹地,活捉两名罪魁祸首,火烧帅府。并且施展绝世武功,在城中横扫千军。小王爷此举,已经令敌人闻风丧胆、溃不成军。相信所有乌桓将士都已深深领教我穆国之强势,这岂非是小王爷为皇上立威?
城门攻破之际,小王爷就下令不得伤百姓一分一毫。而当我军即将胜利时,小王爷又下令撤兵,既保全了城内百姓,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两军伤亡。
这一举动,必定大大震慑了崂泉关内的百姓与将士,令他们对小王爷感激涕零。而小王爷代表皇上施恩,皇上从此更是威震天下。
皇上,小王爷不仅没有抗旨,反而深得皇上要旨,并且将它发扬光大。经此一役,乌桓必定臣服于皇上,皇上成就千秋霸业,岂非也有小王爷一份功劳?
刚才三军将士异口同声为小王爷求情,正是唯恐皇上铁面无私,误杀贤臣。微臣斗胆,请皇上三思!”
柳圣俞的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那些人立刻齐声附和:“请皇上三思!”
而周围三万名士兵也听到了他们的话,不约而同地喊道:“请皇上三思!”
萧然一动不动地跪在地上,本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想不到现在有这么多人为他求情,他的眼睛悄悄濡湿了,心里涌过一股暖流。
他低垂着头,一直看着眼前的地面。好久,好久,校场一片死寂。
正当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皇上最后裁判时,他们听到了笑声。
是萧潼的笑声。刚才还一脸冷厉的九五之尊,现在竟然大声笑起来,笑得爽朗而痛快。他一甩袍袖,从堂上下来,走到柳圣俞面前,赞许地看着他:“柳爱卿有诸葛之才,更有苏秦张仪之舌,好一张利口,竟将朕说得无可辩驳。”
柳圣俞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皇上过奖,臣实不敢当。只要皇上不治臣的冒犯之罪便好。”
萧潼点点头,再往前走两步,到萧然面前:“萧然,你抬起头来。”
萧然浑身一震,慢慢抬起头,忧伤而求恕的眼眸对上萧潼的目光,喃喃开口:“皇上”
“看在大家为你求情的份上,朕赦免你的死罪。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你滚回去面壁思过两个时辰,想清楚自己的过错,再来向朕请罪,告诉朕该领何种责罚!”
萧然俯身叩首:“属下谢皇上恩典。”
一直站在萧潼身边的宇文方悄悄松口气,放开握紧的拳头,才发现自己掌心已有一层冷汗。
萧潼挥手,命所有人起来。众将士散去,骆文轩、龙朔、司马纵横面面相觑,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去。
萧翔见萧然化险为夷,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是在为他庆幸,还是为自己悲哀。悄悄转身离去,没有让萧潼看见他。
萧潼看着大家都散去,才向宇文方下令:“摆驾。”
临行前回头看了柳圣俞一眼,四目相对,萧潼眼里闪过一丝会心的笑意。柳圣俞还以相同的笑容,宇文方看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君臣在搞什么鬼。
龙朔回到自己住的院里,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自己的宝贝弟弟唐玦。
唐玦笔直地跪在地上,光着膝盖,左边脸颊肿得象馒头一样。他不停地向窗外看,神情紧张而焦虑。
“反省还不专心?”身后蓦然响起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却立刻反应过来,急切地转过身,向龙朔膝行过去:“大哥,萧然怎么样了?”
龙朔轻描淡写地道:“皇上盛怒,谁求情都不准,已经”
唐玦脑子里哄的一声响,腾地站起来,瞪着龙朔,目睚尽裂,嘶声吼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