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的太子柴绍带着母亲,在侍从柴怀义和奶娘的陪同下,一起进入了大燕国国境。
同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正是“团圆人吃团圆饭,未亡人思已亡人”。柴绍不知何故,入赘了大燕国慕容家的皇宫,成为长公主慕容敏月的驸马。
侍从柴怀义和奶娘秋娘均是武艺超众之人,自从编入燕国大军,屡建军功,分别被燕皇帝封为镇远大将军、骠骑女将军。
------------------------------
元和八年。正月初十。
这是个乱世。
任何一个朝代都有昌盛和衰败的时候,衰败后无法重新振作的国家,气数已尽,而昌盛得太久,总会有人挑起事端。
柴怀义便是这样一个,在百姓们过着吉祥的年夜的时候出现的,挑起事端的人。
柴怀义带着一支军队,直挺挺进入了皇宫要脉,意图谋反。如今的燕国就是这种介于昌盛与颓废之间的状态,皇帝慕容安石年迈多病,少理朝政,宰相当权,外戚持纲;皇太子慕容敏之顽劣成性,四处流荡,不足以委任大业;长公主慕容敏月为人骄奢淫逸,不识大体;驸马柴绍又常年不在府中,整个慕容氏家族面临着暗流汹涌的威胁。一脉相承而下的慕容家,就这样变得一塌糊涂。
如果百姓吃得饱、穿得暖,生活稳当;安居乐业,那么柴怀义这个大将军绝不会冒着砍头的危险,造反闹事,更何况他还是驸马麾下第一把交椅,如此劳师动众不顾后果,一点儿也不像柴绍的作风。
正月十一的清晨,也就是柴绍从我的床榻上负气离去的那个清晨,天还未亮,他便快马加鞭地赶回燕国皇都,处理此事。镇远大将军的军队不过千骑,根本不足以攻克皇都里的万人御林军侍卫。皇帝念在柴怀义是驸马的部下,不愿和自己的亲女婿起了冲突,这才下令让秋娘火速召回驸马,命他速速解决这场谋逆。那日柴绍接到秋娘的这个消息,同样是大吃一惊。想来柴怀义此举也非驸马指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驸马和公主夫妻不和睦,是因为驸马心中压着国仇家恨,不愿去接受仇人做妻子。但是谁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深入狼窝,与敌为伴,莫非,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如果不是崔湜告诉我,柴绍委身入赘慕容家就是为了伺机报仇,我真会以为他和那个嚣张跋扈、蛮不讲理的长公主是同类人。原来这个时时折磨我的“枕边人”,和我有着一样的仇恨,共同的敌人。既是同仇敌忾,为何要互相伤害?既是大仇未报,为何不假意向长公主须臾奉承,偏偏惹来我这个大麻烦,遭慕容家起疑呢?我若是他,必定把跟公主的关系弄得非常融洽,然后再出其不意掩其不备,给慕容家致命一击。柴绍这样不顾念夫妻情分,公然给长公主脸色看,难道就是因为一句“性格使然”?想来想去,我是百思不得其解。
燕国皇都。议政殿外。
柴怀义的大军与宫内的御林军仍在僵持不下,互相拼杀。皇帝坐在议政殿的龙椅之上,焦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殿内众臣子议论纷纷,语重心长地劝皇帝陛下速速离去,可他却怎么也不肯走。他坚信自己的御林军能抵抗外敌,他怎么也不愿意和亲女婿发生摩擦,不只是为了自己女儿的幸福,也是为了大燕国的未来。
“怀义兄,快快卸下兵器,喝退众军吧,勿要再做傻事了!”柴绍一人一骑,单刀直入,姗姗来迟。
“主子!”
“听我一言,快快住手。”
随着一声令下,柴怀义的军队果然都停下手中的兵器,一字长排,退至他们首领的身后。皇帝闻声走出大殿,步履有些蹒跚,见局势稍有逆转,赶紧召回众御林军,也后退十步,静观其变。
此时的柴怀义手中沾满鲜血,可以看出是个久经沙场的好战分子。他的面容因为连夜的奋战而显得非常憔悴,他的衣襟残破,发丝散乱,完全失去了一个大将军该有的威严。然而他的眼中却是布满血丝,每一滴沉痛的血泪都诉说着心中无限委屈于不甘。他快步走至柴绍面前,“唰”地一声跪倒在他脚下,身后的士兵们也随之跪下,乍一看去,齐刷刷一片,井然有序,却不像是乱军,更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英。
“主子,您扪心问问自己,满怀委屈的窝在燕国这么多年,国仇还要报吗?家恨还记着吗?怀义承蒙国主圣恩,一心一意只想替西周讨回公道,以慰国主在天之灵。如今关在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怀义实在不愿意煎熬着活下去了。”
“所以你就选择谋反,选择自寻死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