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哪有这么轻松的取得重庆,等于给伯约摘了个桃子。
伯约笑道:“最好那王想利令智昏,粮尽之后进攻重庆,那我们就可以在城下一举全歼,那我们可就成了改变天下命运的英雄了。”汪良臣也随着干笑了几声。
王想此刻正在构筑自己的防线,在高洋率领一部人马与万州之军击破弱小的培州之后,基本上彻底打通了与万州的联系。而很快传来的攻破泸州的消息更让他深感振奋。
心中以为就算元军过江来攻,也不一定可以突破自己的防守,却没有想到,元军尚未到达,倒有近万名百姓在一两日内陆续到达,大多是些老弱妇孺,后面倒也没有元军寻机偷袭。
但是百姓的凄惨也让众多重庆籍的战士为之落泪,不待他们要求,王想就决定拿出粮食救济百姓,心中却也隐隐想到这是元军刻意为之,意在消耗己方的给养,但却无法狠下心来。
一位老者悲戚道:“我们都是些没有活路的人了,年轻人都去吃粮当兵,现在又被鞑子赶出家园,将军若不救我等,只有冻死饿死了——”
听了这些话,王想也是百感交集,若没有这数十年的战乱,这里的百姓将是何等的生活?这些年他们所遭遇的痛苦惨事,他不但了解,体会,更加让他同情,悲愤。
难道一个民族的兴起就有摧毁其他民族建立的原本灿烂文明的权利?愈加让他坚定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改变眼前的天地!
王想初步打算是分批将这些百姓护送回万州附近安置,不料才仅仅过了两日,就有兵士鼓噪了起来。
高洋回报王想知晓,多数士兵对收容这些百姓很是不满。王想听后很是重视,手下兵士多是新近归顺,万一哗变就万事皆休了。连忙带着高洋来见众多鼓噪的将士。
一名军士忿忿的端出了一碗稀饭,“主公,这真的是叫稀饭了,我们吃这样的稀饭如何打仗?这两日收容了这么多的百姓,立刻就分去了我们的口粮,到底是我们在主公眼里重要还是这些百姓重要?”
众人纷纷响应。
王想看着几乎没有多少米粒的稀饭,心中涌起一缕酸楚,他伸出双臂,恳切得说道:“这两日的确是让大家吃不饱,我王想同样也是一样,请大家想一想,这些百姓都是我们自己的百姓,有不少人的亲友就是我们的战友,还有许多人的亲人为国殉难,我们的军粮也有他们的奉献,大家扪心自问,忍心看他们死在自己面前吗?”
他声音哽咽,“我保证绝对会解决眼前的困境,百姓很快就将输送到后方,我已派人去各地筹粮,我们大家同甘共苦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高洋在一边趁势说道:“主公已经答应解决,况且他也与大家一样艰苦,我们还有什么不能承受那?”
王想的恳切言论总算暂时平息了这场风波,抗议的战士们纷纷后退不语,他们其实也能了解百姓的处境。
大批百姓东去的时候都在向王想欢呼,他们会记住王想的恩德,王想却大声道:“大家不要谢我,应该感谢的是我身后这些可爱的士兵,是他们从自己的牙缝中省下的粮食救了大家呀。”
还是那名老者作为代表,“中国,我们从今以后就是中国的百姓了,决不后悔改变——”黑压压的人群发出震天的感恩声,王想怎能不流下热泪,只有你付出一点点,百姓们将会回报无边的感情。又有多少士兵不被感动?
毕竟人不是铁石心肠,王想明白这些百姓一定会跟随自己,他却再也说不出话来,只能挥舞着双手,与他们再见。
送走了他们,也将迎来元军的进攻,他不知道这感人的场面能否让将士们焕发高昂的斗志,但此刻惟有继续留在这里战斗,不能离去。
送走了百姓之后,探马来报,元军大张旗鼓的从重庆出发,宣称是要去进攻泸州,伯约也离开了重庆,全军将士听到这个消息原本紧张的神经似乎都松弛了许多。
高洋兴冲冲地来见王想,“主公,现在重庆空虚,我们是否寻机向重庆推进?”
王想其实已经思索了一会,道:“元军应该不会容忍我们在重庆附近驻守,伯约大张旗鼓的离去说不定就有迷惑我们的企图,我们暂时按兵不动,若两日内元军没有其他动作,我们再进军重庆,牵制伯约率领的元军,使泸州我军减轻压力。”他顿了顿,“夜间呀提防元军偷袭,从今日起,布置我军两千战士白天睡觉,晚上全副武装备战。另外在营寨四周的战壕要挖深挖宽,不能让元军偷袭成功。”
高洋领命而去,王想却感觉有些累了,但心中还有一丝焦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