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水缸就快空了,每天这个时候早该淘好的做午饭用的米却仍呆在墙角的米袋里。
干这些活的,本该是阿丑。
胖和尚当机立断,将全寺上下七十余名执役僧全部招集起来,留下三十人在伙房挑水、劈柴、淘米、洗菜,其余人等一齐出动,寺里寺外去寻找阿丑。
胖和尚自己一溜小跑,向方丈禀告这个意外情况。
十几年来,几乎寺里所有的人都认为阿丑是个多余的人,谁又能想到,一向平静、规律、有条不紊的潭柘寺,会因为少了一个“多余的人”而天下大乱呢。
无初大师对这件事本不太在意。
虽说自他主持潭柘寺以来,还未发生过僧人失踪的事,但这次失踪的毕竟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执役僧。
“也许他是受不了修行的清苦,俗缘未尽,贪念红尘吧。”听完胖和尚的禀告,无初大师叹了口气,喃喃道了几声:“罪过,罪过,阿弥陀佛。”也就将它抛在脑后了。
几天来,他一直在潜心修习《忘忧清乐集》中几盘著名的棋谱,哪有闲心管这等俗事。
打发走了胖和尚,他继续打他的棋谱。
很快,他又完全沉浸在棋枰上玄妙的黑白世界中去了。
直到他听见一阵“咕噜噜”的怪叫声,才觉得事情比他想像的不知要严重多少倍。
无情地将他从玄妙的黑白世界里拉出来的“咕噜噜”的怪叫声,是自他肚子里发出的。
他饿了。
午时将过,平日里,他早就该吃过午饭,甚至已小憩醒来了。
出了这种事,他这个方丈岂能不亲自过问。
走出禅房,他就发现地面不像往常那般清洁,僧人们也不似平日里那般精神。
他们走起路来,脚步都显得虚飘飘的,像是三天没吃上一顿饭。
伙房前围了一大群护寺的武僧,一个个都瞪着眼,直着脖子大声吵吵着,看见方丈大师来了,吵闹声才渐渐平息。
胖和尚不住地用衣袖擦着头上的汗水。
无初大师道:“这是怎么回事?”
胖和尚赔着笑道:“请方丈放心,饭马上就得,马上就得。”
无初大师四下看了看,道:“执役的僧人也不少嘛,人手还是不够?”
胖和尚道:“这都得怪那个阿丑,平日里这些活都是他干。”
无初大师皱了皱眉,道:“少了他一人,就忙不过来了?
他一个人干的活儿,你们二三十人都下不过来?”
胖和尚头上的汗出得更快了。
老实说,他心里也一直在奇怪。
这些活,平日里阿五一个人是怎样干完的o
无初大师叹了口气,道:“那个阿丑找到没有?”
胖和尚道:“寺里寺外都找遍了,连个人影也没有。”
无初大师又叹了口气,道:“罪过,罪过,老衲总算明白他为什么会离寺出走了。”
午饭终于做好时,已比往常足足晚了一个时辰。
无初大师吃过午饭,肚子里不再有“咕噜噜”的怪叫声,但他已没有心情继续打棋谱。
他慢慢走过满地浓荫,向九峰禅师住的小院那边走去。
没心情打棋谱,就只有找九峰聊天了。
禅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人声。
九峰不在禅房中。
问了七八个僧人,才有人说,好像已有两天没在寺里见过九峰禅师了。
无初大师心里顿生感慨。
九峰禅师离寺两天,寺里几乎没人知道,可一个执役僧人不见了,却在寺里掀起如此大的风波,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潭柘寺僧众逾千,可又有几人是正真为了修行,为了佛理才出家的呢?
普天下的佛门子弟,又有多少是为了修行而出家呢?
从什么时候起,普度众生的佛门,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一个能不劳而获,混口饱饭吃的行当了?
无初苦笑着,慢慢往回走。
*********
干水河边。
卜凡背靠着那株斜生的老柿树,看着水面上一动也不动的浮漂。
河边浅水中,浸着一只渔篓。
今天的成绩颇为不俗,渔篓中已有四条尺把长的大青鱼在扑腾了。
卜凡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子的,你有心去做,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