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页)
人出去,对于市场当地环境不了解。而且人力资源来说也是浪费,不如扶持一下当地的人或者企业,进行提前收购之后。让他们送到厂区来,这样人力成本降低,而且也便于控制质量。
而且,毛竹的产区并不是一个地方。强华的收购队伍如果每个地方都派人的话。恐怕光这些外购人员,就会超过强华的生产人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自己设置收购队伍,都是不合算的。
“让人收购了,送到我们厂来,不就跟粮食收购一样了么,有粮食收购点。按一等二等三等算钱,然后粮食收购点把粮食送到粮库去。这个我知道,我们那边也有这样的点,不过,竹子怎么收啊,多少钱一根,每根的大小也不一样。”
肖远东有些想不明白,李建解释道,
“按重量,砍下来的毛竹,晒干之后按照重量算,一吨也就是两千斤,最高价格按照一等品算,大概是一斤一毛钱,也就是一吨两百块钱,二等品一百八,三等品一百六,不过这是我们厂里给收购方的钱,收购方从农户手里收上来的时候,只需要给五六分钱一斤就可以了。”
肖远东听到价格,嘴巴都合不拢了,五六分钱一斤,天啊,这是真的么?
他不是惊讶于价格之低,而是觉得价格很高了。
毛竹这东西,山里自己长出来的,什么成本都不需要,一根砍下来,也得几十上百斤,就是好几块钱,一个人一天能砍十几根,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如果发动自己留守在家的亲戚,都上山去看竹子,一人一天砍十几根就算五百斤,一斤六分钱,就是三十块,一个月就是九百块啊。
想到这儿,肖远东都想立即飞回家里,告诉自己爸妈跟兄弟,让他们上山砍竹子去,这就是钱啊。
“李董,你什么时候开始去收?”
“给你放几天假,看看你家里有靠谱的人么,先让你自己家里人把竹子砍了,晒干,然后选个日子,通知别人去看,你当场点钱收竹子,从你们家乡找一辆大车,运过来,如果竹子太空,占地方,那就用竹刀剖成竹条,叠加起来就没那么占空间了,一辆车可以多运一些。”
听着李建说话,肖远东情不自禁的舔了舔舌头,因为他是年前刚跳到迅捷厂来的,过年期间为了表现,就没有申请放假回家,而是在厂里过得年,只是把工资从邮局给家里寄了回去,结果还收到爸妈的电报,说是想他了。
现在能有机会回家,而且还是厂里放假回家,这幸福来得也太突然了吧。
只是不知道李董是让自己一个人去,还是再排其他人跟自己去,让自己当场发钱,现在就让自己拿钱回去,那会给自己多少钱啊,这任务也太艰巨了吧,他对自己就这么放心,自己可是刚跳槽过来没几天啊。
“第一次去,也不知道能收多少,不过我建议你作为强华的派出人员,对质量一定要管控好,不能以次充好,因为你这次的成败关系着以后我们会不会继续到赣西省收购毛竹,你明白么?”
“明白,明白,李董就是说,让我找一个代理人,由他来出面收购竹子,他收了多少,我们就付多少钱给他。”
“对,因为刚起步,我估计你们家乡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出这么多钱,冒风险,你就在当场,当做他的财务人员,他收多少,你按价给钱,但是这一次,就不能给他差价,你知道了吧。”
李建又详细的把工作步骤跟肖远东解释了一遍,就是借一个德高望重人的名,强华出钱办强华的事情,下一次,便把利给这个人留下。(未完待续。。)
第二三六章 硅谷
李建给肖远东安排好,跟他说了要注意的事情,然后让他回去多宣传宣传,最好造出声势来,让周围的村子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好事,将毛竹收购从赣西省扩散到四周的川浙鄂等省份,村民们都砍伐竹子运给强华才能满足强华造纸的需求。
无利不起早,看到利益,原本不值钱的毛竹也就成了经济作物,强华又不是只收一天两天,收的多了,光砍山上的无主毛竹肯定不够,人工种植毛竹就会兴盛起来。
这样即便强华造纸加大产量,也不会对周遭的生态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否则,如果是像树木这样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生长周期,李建宁可不上造纸项目,也不希望村民们发现无木可砍,再去种树,这期间有着漫长的时间空档。
从财务上取了一万块钱交给肖远东,又把张晓辉的办公室电话留给他,李建就让他先回家去准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工资照付,只不过需要他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