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页)
是,赵书礼承诺的包销产量,他们经过仔细计算,发现就算是以这些包销量来生产,他们也不会赔钱,这种生意为什么不做。
最后协议投资总金额达到了一亿美金,一亿美金相当于两三亿大洋,毫无疑问是一笔巨款。但是不要以为赵书礼就此满足了,对他来说,这不过是开胃菜而已,真正的大菜在纽约呢。
六十七节 大危机
继续求票票~~
“谁想发财,就买股票!”
这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中间普遍流传着的一句名言。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由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席卷了世界上一半的黄金储量。战后他们的经济继续繁荣着,股市节节高涨,社会充分就业,这时期当选的总统胡佛有句名言,要让每个美国家庭都有一部车,锅里时刻炖着一只鸡。这种繁荣景象被称为柯立芝繁荣,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大胆言论,经济危机已经跟西方世界绝缘了。更是助长了美国人投资的欲望,股票交易所中几乎天天人满为患,黄金、期货、股票、债券几乎什么投资渠道都能挣大钱。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有五十个中国人到了纽约,没人注意他们,纽约是个大都会,这里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日本人,法国人,墨西哥人。因此这五十个中国人非常的不显眼,但是当他们分头先后进入一百多家银行,并拿出大量的金银币兑换美元后,全都成了该银行的贵宾。
之后这些人分别在这一百多家银行开了户,每家银行存入了八万多美元的资金。
然后这些人又整齐划一的到股票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开了户,之后就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疯狂的追高股票,一直持续了几个月。他们的行动更是一点也没有引起别人的在意,因为所有的美国人都在这样做,就算是偶尔有注意到他们的交易员,也不过腹诽一句:该死的黄皮暴发户,难道那里又出金矿了!
他们表现的狂热,亢奋,跟所有的美国股民一样,他们手里的财富也在纽约股票的节节高升中不断的增加,甚至是翻着翻儿往上涨。但是跟美国股民不一样的是,他们知道在哪一天收手。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人们歇斯底里地甩卖股票,整个交易所大厅里回荡着绝望的叫喊声。这一天就是可怕的“黑色星期四”,美国经济危机的大幕终于拉起了。然而,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到了29日,交易所股价再度狂跌。一天之内1600多万股票被抛售,50种主要股票的平均价格下跌了近40%。
人们的哭泣声,诅咒声,甚至凄惨的自残的声音回荡在纽约交易所,甚至是整条华尔街中。但是此前跟大家一起歇斯底里赚钱的那群中国人,此时却消失的无影无踪,当然跟他们出现的时候一样,他们的消失也没人注意。
大家不知道的是,20日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抛售光了手上的股票,然后又分别在24和29日这两天大量从自己的股票经纪人手里借入股票,然后大量抛出,用个专业术语这叫做空。但此时即使是美国的金融系统,也还没有引入做空机制,没什么杠杆原理,凡是卖出的股票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也就是说真的得借到实物股票,能借多少往往就看跟股票经纪人的关系和自身的实力了。而且借入股票往往要高额的利息,还要有值钱的抵押品,所以如果不是有绝对把握,即使是做市的银行家也不会轻易大量做空的。
但这群中国人就敢大量借入,而且在经纪人眼中恰好是有实力的,在签署了高额利息协议后,又有抵押品的情况下,跟他们有联系的经纪人几乎是借出了手头上能借出的所有股票。事实证明,这群中国人眼光贼准,最终他们攫取了大笔财富,而经纪人不少却破产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此时这群中国人低调多了,他们三三两两,分散错开前往自己的开户行。刘淑乐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掩人耳目他是最后一个前往银行的,而今天是他最后一个开户银行了。
“先生,对不起,您要兑换的金额太大,本行暂时无法一次性的提出!”
这家银行的经理抱歉的对对面沙发上坐着的刘淑乐道,这是在他的办公室,也兼做贵宾接待室。他颇为奇怪,这个中国人开户后,就突然提走了所有的钱,可是最近又突然存入了更大的一笔钱,作为一个有操守的银行业从业人员,他不知道也不能去打听他是去那里发财了。
“什么?我不是十天前都预约过吗,说我要兑换一大笔的黄金,这么长时间你们都干什么了。”
刘淑乐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