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第3/4 页)
广陵免于遭受更严重的损失。
广陵远征军全军覆灭,广陵治下各县城暂时摆脱了;够出兵上限的限制,开始纷纷向郡城派遣军队,并随即在守将的带领下追剿充州军。正是这支临时拼凑出来的部队,给李典和乐进的行动带来了不少麻烦,充州军小部队在广陵的骚扰和破袭效果大受滞肘。两位曹营名将再难象初期那样纵横挥阖,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此战结束。
不得不承认。张超的壮士断腕的是明智之举。
当盛洪回师凤翔城的时候,青州军和野火众的猛烈攻势已难以为继,盛洪回来的正是时候。打到现在,各路人马均有很大折损包括野火众,战事之初的青州军几乎也已全部换人小大家都在苦苦坚持,希望在无力为继之前。对手先全线溃败。
手握大量资金的盛洪和袁绍,拥有更强的续战能力,这一点无可厚非。
但盛洪的心情却一天比一天沉重。
并非曹操又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据青州军斥候反馈回来的信息,袁绍非常尽职地阻止着曹操的行动,尧州军先后两次冲出昌国县城,均被翼州军硬生生地顶了回去,从此再不敢妄动。
是另一支部队让盛洪皱眉塔兰勇士。
销声匿迹于山林之间的乌桓轻骑,纵马奔驰在青州大地上,他们第一次出击,便伏击了一支正快速赶往齐国的青州援军。千余青州新卒还未经历攻城战的残酷。便先饮恨于塔兰骑兵的弓箭之下!
一击碍手,远扬千里。
再出现时。又一支青州援军惨遭屠戮!
盛洪不得不下令。各名城援军相互靠拢,集结到一定人数时再一同奔赴齐国前线。不过。这样的措施最大的作用在于,整支青州援军被全歼的难度加大了,在善于骑射作战来去如风的乌桓骑兵面前小缺乏有效震慑手段的青州援军人再多也不管用,反倒被骚扰得苦不堪言。
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盛洪等人大为震怒。读!
正文 第899章 雾
盛洪从不会低估对手的实力,面对屡屡创造出奇迹的凤猜玳。忧变得更加谨慎,盛洪知道,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战争开始以来。青州军和广陵军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攻打凤翔附属领地,盛洪和张超没有对城高墙厚、防御力出色的凤翔主城发动进攻。这样的战法,能够确保青州军以较小的代价,对凤翔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盛洪的计刑是,荡平凤翔外围据点之后,再集中力量强攻最后的堡垒。
盛洪和张超已经意识到,凤翔城与幸存的三个附属据点很可能有地道相连,正是因为凤翔主城不断从地道派遣援军,龙虎、武威、舶来镇才能历经锤炼千疮百孔仍勉强保全。事实上,盛洪并没有因为地道的存在而恼怒,在他看来,凤翔城通过地道源源不断地向三个附属领地投放兵力小反而是他求之不得的好事,“在这三个小战场消耗掉的部队越多,以后攻打凤翔城时就越容易!”
阿牛的主要盟友几乎毫无例外地受到牵制,凤翔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但凤翔城并非真的无兵可用。
盛洪可以仗着资金充裕不断从青州名城征兵,阿牛手中同样握有几座县城,齐国境内五座县城的郡国兵,便成了凤翔军的重要补充。凤翔人合理利用规则。从县城征召过来的郡国兵,往往会被庞统排在出战序列的最前端小哪里的战斗最激烈,他们便被派往哪里。所以,县城来的援军,阵亡率一直名列前茅。
拿名城的部队当炮灰,并非庞统厚此薄彼,而是不得已为之。
青州军的意图十分明显,那便是用海量的资金迫凤翔打消耗战,囊中羞涩的凤翔人。怎么将手中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直接关系到凤翔能在青州军的人海战术下坚持多久。以庞统的精明,自然不会漏过县城里的兵力,要想规避“名城出征兵力不能超过总兵力;惯”的限制,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征调出城的部队“消失”。
慈不掌兵!
多线作战的青州军。没有足够兵力围困齐国县城,妾大县城的守军可以相对容易地离开城池,向凤翔城方向靠拢。
由于姿金紧缺,开战以来凤翔控制下的县城从未征兵,一直在吃老本,每次能征调的兵力也越来越少,几轮下来,征调的兵力已经从最初的;四人,降至劝余人。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突破青州军的封锁,平安抵达凤翔城内,但好在凤翔城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沧澜水师已经确立了制海权这是凤翔目前取得的唯一优势,齐国县城的援军只需在特定时间抵达某个靠海的特定位置,沧澜水师就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