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4 页)
迷绲愀恪�
“具体怎么合作,我们委托小韩全权负责。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思岗殡仪馆总共只有几个冰柜,殡仪馆方面早上又打电话问,水漂尸体什么时候火化。范局,你们新庵经济发达,新庵殡仪馆条件比我们县殡仪馆好,能不能暂时存放到新庵殡仪馆去?”
“没问题,我亲自打电话安排……”
话说出口,范局勐然发现上当了,正准备找个借口兜回去,张局强忍着笑趁热打铁说:“太好了,太谢谢了!范局,我现在就让刑警队把被害人尸体送过去。”
尸体移送过去,案件相当于大半移交给了新庵县局,并且能少一大堆麻烦。
案件没破,被害人亲属没来,不敢让殡仪馆火化。可是尸体存在殡仪馆是要花钱的,按天算,不便宜。局里没这笔经费,殡仪馆可不管你有没有,他们会天天追在你后面要。
姜是老的辣,趁你最高兴的时候,冷不丁来一句,让你防不胜防。
张局挂断电话,会议室里顿时一阵哄笑。韩博佩服得五体投地,深刻明白了什么叫高山仰止。
“好啦,我们正式开始。”
张局若无其事摆摆手,脸色一正:“第一件事,县委县政府要求我们公安局设立开发区派出所。所长指导员好办,关键是民警。不仅筹建中的开发区派出所缺人,看守所、丝河派出所、长港派出所和新南派出所一样缺人。
人员编制别想了,现在是只减不增。县领导要求我们克服困难、挖掘潜力,政委和吉主任估算了一下,至少要从局机关和民警较多的基层所队抽调出30名同志,才能保证筹建的和急需加强警力的几个所队运转……”
民警较多的基层所队,全县局好像就良庄民警最多。
韩博反应过来,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政委突然笑问道:“小韩,警力太紧张了,实在调配不开。可不可以从你们分局刑警队抽调三个同志,治安中队抽调七个同志?”
………………………………
ps:忘了设自动更新,上传晚了,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风水轮流转(求订阅,求月票)
全县人口九十七万,公安局多少人?
包括局长政委在内,授衔民警三百二十六人!
公安警力紧张不光思岗,这个问题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到底紧张到什么程度,从前段时间公安杂志刊登的一组对比数据上可见一斑。
民众与警察的比例,澳大利亚351:1,比利时274:1,台湾358:1,香港200:1,德国328:1……
九十七万比三百二十六,这比例没法儿算,并且三百多人中近百人在管理岗位,近百人或只占编制从没来上过班,或被其他单位借调,或退居二线,或由于学、能力及身体等原因顶不上大用,真正能在一线执法的实际上只有一百多个民警。
良庄警力紧张,其他所队警力更紧张。
作为局党委成员,不能光打自己的小算盘,要顾全大局,要考虑到全县的治安。该抽调就抽调,毕竟之前那么安排是四个派出所撤并的权宜之计,人员终究是要调配的。
韩博暗暗盘算该留哪些人,该放哪些人走。
袁政委不明所以,接着道:“其实不光基层派出所缺人,交警队一样缺人。现在办案条件比以前好,派出所装备上警车,出警速度基本能有保证。巡警队可以撤销,人员编入交警队,缓解交通管理的压力。”
七八道目光齐刷刷朝这边看来,表态的时候到了。
韩博再次盘算了一下,抬头道:“张局,政委,各位领导,一切以大局为重,从良庄抽调民警我没意见。”
顾全大局,张局很欣慰,忍不住笑问道:“真没意见?”
“真没有。”
韩博想了想,毅然道:“前段时间我向局里汇报过,打算等打击经济犯罪的罚没返还下来,搞闭路电视监控,搞集群无线通信系统。从昨晚的大摸排行动上看,搞集群无线通信不是很迫切,可以把这笔资金用在添置车辆上。
包括良庄在内,四个警区,一个警区一名干警。法制队留一个人,指挥中心不设专职主任,由我、陈教导员、刘旭、老张和老殷同志轮流值班,户籍警一人,内勤一人,刑警队四人。只要交通问题能解决,16个人应该能维护好辖区治安。”
不是同意抽调10个,是同意再多抽调几个。
局领导们倍感意外,面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