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页)
,有人对新职务不满意,甚至有人对新上司不服气。搭档虽然年轻但有威信,又会做人,没年轻气盛,很稳重,加之局里把能考虑到的全考虑到了,没其它单位撤并那么多事,堪称一团和气。
陈维光深受感染,不禁打趣道:“各位,新娘子马上到,我们是不是搞个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仪式?”
“拿洗脸盆出来敲敲?”
“洗脸盆太寒酸,忘了跟吴站长打招唿,应该把他的锣鼓队拉过来。”
“对了,他们正在搞文娱,拉过来能体现我们的热情,可惜太晚来不及。要不这样,杨队,你们是交警,你们去柳下河大桥等着,看见东海牌照的桑塔纳过来,就在前面给她们开道。”
“这个主意好,小河,我们去帮韩所接新娘子。”
“开什么道!”
韩博被搞得啼笑皆非,回头笑问道:“各位,你们这是在捧杀我,是不是想我这个所长明天被免,想取而代之?”
“怎么可能,当所长要副科。年龄大了,又没文化,我们是没机会了,只是想表达下心意。再说大晚上的,去接一下,谁知道。”
“知道又怎么了,我们是去巡逻。”
“别闹了,没必要,我姐夫来过,知道怎么走。”
正说说笑笑,手机响了,掏出一看,原来是交警大队马大队长的手机号码。
韩博摆摆手,大家伙很有默契的禁声,摁下通话键,只听见对方热情洋溢地说:“韩所,我交警队马红新,老余他们搞七八天终于搞完了。在铁的事实面前,三名嫌疑人对肇事逃逸供认不讳,我安排人去协助他们押解,协助他们把肇事卡车开回来。
要不是你们提供线索,这个案子真不好查。谢谢,非常感谢,回头请你吃饭。今天先跟你说一声,你可以安排人通知死者家属,省得她们再去你们所里闹。”
“马大,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大年初一让余大他们出去办案,直到现在都没能回家,一个春节没过好,我很内疚,不知道该怎么感谢。”
“案子本来就是我们的,你用不着内疚。再说吃这碗饭,就注定过不上安生日子。换作你们所里有案子,又赶上春节,你一样别想过好年。”
…………………
ps:有些书友感觉总写这些琐事,感觉枯燥无味。
再次解释一下,我们这本书偏写实,基层民警干的就是这些琐事,大案要案偶尔有机会参与,但不是很多,并且过程漫长,一个案件查一两年是常有的事。
还有书友认为韩警官运气太好了,破案这么容易,其实很多案件并不复杂,只要有足够资源尤其是经费去查,就这么简单。福尔摩斯那是小说,一环套一环那是影视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团聚(求订阅,求月票)
迟迟没见着人,不放心打电话问,韩总说刚过江。
暂时没接到他们,建工集团汪总和长期在东海施工的三位项目经理居然先到了。三辆轿车,停在派出所门口打着双闪,甚是威风。
自老卢穿针引线让两位老总合流以来,相互之间联系非常频繁,不用问就知道是韩总给他们打过电话。
几个全有钱人,长期呆在外地,用不着求派出所。
确切地说不愿意搭理甚至有些瞧不起刚并过来的丁湖派出所民警,摁下车窗打了个招唿,就这么呆在车里抽烟聊天。
所长“名声不好”但处事公正,为什么抓你,为什么罚你,全按法律法规办。抓人有手续,罚款给收据,钱交到银行没落个人口袋。对坏人更是毫不手软、绝不留情,老百姓既怕他又有那么点服气。
丁湖派出所不一样,干过太多烂事,老百姓只讨厌不服气。
人为什么不愿意进来,陈维光心知肚明。
自家事自己清楚,张晓翔、常海涛等丁湖过来的人尴尬不已,没心情再看“新娘子”,各自找借口纷纷开熘。
李庄永阳比丁湖好不了多少,心里同样不是滋味儿,干脆也跟着走了。
如何扭转他们在辖区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看来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这点小事不能烦所长,陈维光若无其事问:“韩所,汪总怎么过来了?”
“接我爸的,他们是好朋友。”
韩博笑了笑,低声解释道:“工程队工人多,搞土建,工资低。我爸工人不够就管工程队借,按照装潢的工资跟工程队结算。对老爸而言虽然没省什么钱,却省去很多事。比如水电安装工,专门养十几个不划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