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2/4 页)
得冷。刚要说话;便见一眉清目秀的小黄门捧炭炉而至。其炉火熊熊,让刘秀顿觉十分暖和。
他心念一动,便道:“你是何人?”
小黄门作揖行礼:“奴婢乃这未央宫粗使,专职洒扫。名唤程立。”
“炭炉是谁让你取来?”刘秀道。
“是奴婢斗胆自行从外间取来,奴婢心想陛下方才温汤中起身,必是有些寒冷的。”程立不卑不亢道。
刘秀心喜:“你很细心,即日起你便到我身旁做我的贴身宦官吧。”
他用亲卫是用惯了,平日间需要宦官时,也只是随意点个跟前的便罢。可亲卫毕竟是男子,常年出入后宫甚是不妥。如今这小黄门心思敏捷,不卑不亢,眉目间一片正直之气,刘秀觉得,倒可以一用。
“奴婢谢过陛下恩典!”程立立刻谢恩,然后捧着那炭炉跟着刘秀往外走去。
跟了一路,他脚步声不急不缓,无论刘秀是慢走,快走,都能跟的极为妥当。刘秀心头越加满意:“你去找我的亲卫,叫其传使邓禹邓大人进宫,至前殿等候。”
“诺!”程立闻言眼神一亮,明白这初次的考核算是过了,他将手中炭炉交给一旁随侍宫女。
————
邓禹是被亲卫从被窝中挖出来的。
被寒风一激,那满满的睡意便顷刻无踪了。
到达前殿后,便见刘秀上首端坐,手中捧着竹简正认真查看,灯火摇曳中,他皱着眉头,似乎十分困惑。
“陛下安好。”邓禹心头立刻警觉起来,上前作揖道。
“仲华,”刘秀将手中竹简递给他,“你也看看。”
邓禹接过竹简,仔细一看,竟是马援的生平信息。
“马文渊其人,”邓禹看吧沉思道,“陛下是要拉拢他?”
“却是,”刘秀道,“此人深得隗嚣信任,又与公孙述相旧。仲华以为如何?”
“古之君子也,”邓禹叹道,“马文渊崇尚墨家之道。乃谦谦君子,他虽投隗嚣,可心头却定慕汉室!”
刘秀眼神一亮:“继续。”
邓禹拜而笑之:“陛下岂不闻,隗嚣之所以成事,乃誓随汉室正统焉!”
刘秀心头大定,他爽朗笑了数声:“仲华,仲华果然一眼便能瞧中要害!咦?仲华你站着为何?快坐,快坐!”
邓禹谢过刘秀,便撩袍入座刘秀下首。
“如今马援离我雒阳城不过两日之期,”刘秀叹息,“仲华可知,来雒阳城前,他是去了何处?”
邓禹明白这就是今日要说的重点了。他摇头:“望陛下解惑。”
“是蜀地,”刘秀道,“隗嚣派他去了蜀地。”
“蜀地!公孙述!”邓禹立刻想到了重点,“隗嚣想要同公孙述连手?!无耻之徒!他竟忘了当年是如何发誓报效皇恩,追随正统,光复汉室的?!”
“隗嚣,小人也,”刘秀叹息,“他当年为了权势,连自己兄长叔叔亦可舍弃啊。此乃毒蛇。”
邓禹心思千回百转,他终于知道了刘秀深夜叫他来此探讨马援来朝之事的要点:“陛下,陛下是想除隗嚣?”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刘秀点头,“只是,如今天下初定,比之蜀地公孙大患,隗嚣……隗嚣,不得不先安之抚之。怎奈,其人并不知感恩……”
邓禹明白了刘秀的心思:他想要除去隗嚣,只是大部分的兵力此时都在蜀地。隗嚣虽然可恶,但公孙述这个公然称帝的却比之更让刘秀咬牙切齿。但如今,若是能得马援相助,以马援在氏族中的名声,及隗嚣对他的信任。再要除去隗嚣,未必还需调动人马,如此一来,所需代价便可极少极少。
“以马文渊的聪慧,岂能不察隗嚣的心思?”邓禹道,“陛下,马文渊的犹豫,或许只在确认陛下是否乃明主了。”
刘秀右手不由得攒紧:“马援不会有异心?”
“自然不会!”邓禹道,“我与马文渊曾有一面之缘,马文渊实是君子,宁死亦不会折节屈身于贼!”
刘秀听了这句,终于放下心来:“仲华识人之力却是极好的。”
此话不假,后来的云台二十八将中,有半数以上都为邓禹亲自举荐。而他们,也的确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更难得的是,邓禹举荐人才时,从不计较出身。比如寇恂,他为河北巨鹿人,邓禹那时虽仍心向南地氏族,心向阴氏阴识。但却因其果有大才,便举荐为河内郡。而刘秀当年征战蓟城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