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许阳连连点头,却见黛玉扑哧的一下子就笑了:“你真是读书都读傻了!你给爹爹写封信,让艾举人住到京里咱们家不就成了?前几天我接到家里的信,孟姨娘还跟我说了呢,她把家里两个临街小院子都打扫出来,准备专门让一些我们老家来赶考的举人们住呢!艾举人虽不是苏州人,可好歹都是江南的,说起来是爹的校友,还听过爹的课,也算半个学生呢!住到咱家里不是正好?”
许阳愣了,咦,还可以这样?但是又觉得有些别扭:“这样是不是太麻烦舅舅跟孟姨了啊……”
黛玉佯怒道:“这会子你倒说什么麻烦不麻烦!那我时不时的请一群同学来家里玩是不是也麻烦到姑姑了?哼,我把这里当自己家,你倒不把我家当成你自己家了……”
许阳被这一通你家我家自己家的说法绕的头晕,连连求饶:“妹妹快歇歇,喝口水,说的这么快,当心噎着!你知道我不太懂这些东西的……我不是听说好像举人们进京挺忌讳跟官员打交道的么?”
林黛玉哭笑不得:“什么乱七八糟的,我爹又不是这一期的考官,忌讳什么?京里做官的,但凡不是穷的叮当响,哪个遇到亲戚同乡的入京赶考不关照一下呢?这也是人情啊!”
许阳这才一下子醒悟过来,这年代中国人重视人情比后世更甚的!不管是同乡还是同窗走到外面都算是比较亲近的关系了,在外面遇到绝对不可能视而不见的。更别说艾达令这样听过林如海几天课的学生呢?严格来说这一届去赶考的崇雅的举人们几乎都勉强算是林如海的学生呢,就没听过他的课那还是学弟校友呢?!
事不宜迟,赶考的举子这阵子就要陆续上路了,于是许阳急忙跑去给艾达令商量这事儿。要么说艾达令这人豁达呢!一点都没扭捏,直接就说如此甚好,先谢了许阳,又问道:“咱们崇雅这次去上京的足足有三十多人,有十几个是有地方投奔的,另外有几个又不熟咱们也管不着。跟你我要好的有三四个本来要与我一起到京里再找住处的,不知道林大人的宅子有地方么?有的话不如一并安排了!不然厚此薄彼,说起来反倒不美。”
许阳便笑:“我正是这个意思!只是与他们几位毕竟没有你那么熟悉,贸然开口反而不合适,还请艾兄与我一去去问问才好!”
艾达令自然没的话说,便又骑了老驴领了许阳挨个去拜访了一圈,果然有两位十分感激,二话不说就应下了,另一位有些不好意思,可一想到三年才这么一次机会,这时候不是脸皮薄的时候!没个好地方住考试状态不受影响才怪呢,更何况科举的最终目的还不是当官?有机会亲近二品大员,傻子才往外推呢!于是略微客气了一下便也红着脸答应了,自然是连连感谢。当然依然是那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许阳关系近的,就没有那等不知好歹假清高的夯货。
许阳回家跟黛玉一说,黛玉觉得这样没问题,她家在京里的宅子她离京的时候去溜达过一圈儿,她知道宅子里有对着外面开门儿的两个小院儿,每个院子正房厢房加一起也有十几间房,很是敞亮,离正院儿又远也不会影响到父亲起居。苏州来投的举人再多也不会超过十个,毕竟非亲非故也不是谁都能直接跑到二品大员家里攀老乡的!这边安排四个人过去,就是再带上几个下人也无所谓,反正是赶考的,又不是家里亲戚,每个人安排个院子……有干净舒适的地方待考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于是许阳跟黛玉各自给林如海写了信,说清楚了这个事儿,在这些人出发前就安排把信先送到京里了。又与许陌说了这事儿,许陌挺开心的,来的时候他整整坐了四十天的船,都快憋死了!这下子有了同行的伴儿,还都是举人,一路上可以谈诗论画,真是再好不过了!
第十六章
虽然季山长退休了,不过许阳依然三五不时的跑去崇雅蹭课,他如今名气够大,人缘够好,没人管他蹭课的事情——新山长刘光学是季山长的学生林如海的师兄,会找许阳的麻烦才怪呢。
兰济和每旬都到崇雅讲课,竟比林如海还来得勤。他是真正大公无私的人,异地为官所以学校里没有任何他的小辈亲朋,纯粹只是因为在一处为官便想为当地多做点事情,巡盐御史并不管民政,无法直接造福百姓,那就索性多教教这些未来的国之栋梁吧!
老实说,兰济和并不是一个适合当老师的人,他的课比起林如海真的要严肃许多,往往一个时辰下来脸上连一丝儿笑容都不露。但是毕竟多年为官,再刚正不阿也是颇懂一些官场门路的,品级摆在那里,见识自然就广,学生们上他的课固然大气儿都不敢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