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3 页)
“我们都等你一天了。”
王莽进门时,王氏第一句话就这样跟他说的。
王莽对她笑笑说:“我总不能不办事呀。”
向楼护交差时,楼护就对他说,刚到长安没多久,早点回家为好,安顿一下,初到一个陌生地方,家里人会特别牵挂的。王莽只是嘴上同意了楼护的意见。但人还是到部队驻地里转了一圈,他有些不放心,自己新任职没多久,在岗上呆没几天就离开回家,现在回来,不到办公室里坐一会,不看看士兵们的操练,总有些不踏实的感觉。当然,亲人的牵挂,是让人内心温暖的。
“我们到长安来了,要不要请亲戚们来吃个饭?”
吃饭时,王母跟他谈起了早上媳妇们提出的建议。
“这个……”
王莽之前倒没想过这个问题。有重大喜事,和亲戚们分享一下,做个见证,是满好的。但只是搬个房子,似乎不必要。
“妈您觉得呢?”
“请亲戚们来聚一聚,大家见个面,是蛮好的。不过,这要花一笔费用,似乎又没必要。”
他们身上的钱并不多,但还有许多事情要置办,这也是个重要问题。
王莽想了一下。
“就不要了吧。”他说:“象大伯母,三叔、四叔他们,过几天我就去拜见他们。”
“或许,我们首先应该去拜见太后?”
王氏插了一句。
“哦。对。我们是应该先去拜见太后。”
王母同意说。
“那什么时候去?”
“明天吧。”
“明天?”
“明天去。”
王母肯定地点点头。
“我们怎么能怠慢了太后呢?应该马上就去拜见太后。”
“但不知太后明天是否有空。”
“不要紧。如果她明天没空,那我后天再去。我们应该感谢太后的。”
“那我明天陪您去?”
王氏说。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省得你们碍手碍脚呢。”
王母是个敢做事的人。丈夫早死,锻练成她敢拿主意,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作风。
第二天一早,王莽仍是回驻地去。天大亮后,王母就自己一个人步行到东宫,长安她来过几次,路是认得的。到东宫门前,城楼上的侍卫早注意到她,还不等她靠近,就在城楼上大声叫问: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快点离开。”
王母就回答说:“我是成都侯王商的二嫂,射声校尉王莽的母亲,今天是想来拜见太后的。请通传一声。”
侍卫听了她的自我介绍,转身通传给太监,太监便入宫报告。太后王政君和外甥水衡都尉侍中淳于长说着话,神情凝重的,听到太监的通传,开始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明白是二嫂来了,神色才和缓下来,也露出高兴的样子,即下懿诣宣王母上殿。
王母随太监到殿里。
“拜见太后。”
她向太后行礼说。
“二嫂不必拘礼,这里都是自己人呢。”
太后高兴地对她说道。
“二舅母好。”
淳于长向她行礼说。
“子鸿也在呀。”
王母回答道。
“二嫂。你来的正好。我正想和人说说话的时候你就来了。”
“托太后福气”
王母说。
“我们是前天晚上半夜到的。”
“路上还好走吧?”
“好走。反正我们也是躺在车里面。走着走着也就睡着了。”
“呵呵。这倒也是。我其实怕坐车,路不好的话,颠簸得厉害。”
“那是呀。”
王母嫁到王家时,太后还没出嫁。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当后她们两姑嫂的关系,还是满好的。
“我带了一些家里的土产来。”
王母说。
“噢。那可太好了。这个菜干好吃。熬了汤好香的。”
太后高兴地叫起来。她拿起菜干,放在鼻子下闻了一下。
“对了。就是这个味道。一眨眼好多年没回去,但这菜的味道我依然记得。”
王母看着她,仿佛就看到她姑娘家时的模样。当然,几十年过去,她们都老了。
“不过,你们这回出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再回去了吧。”
“感谢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