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泣,但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大宋方面背信弃义在前。这个原因,一般都被忽略掉了。
大宋在处理与残辽的关系上,也极不谨慎。后来居然异想天开,要招降在夹山一带苟延残喘的辽天祚帝,把他作为与大金抗衡的一个筹码。宋徽宗还正式答应,如果辽帝来归,将待以“皇兄”之礼,并赠女乐三千人,好好养起来。
天祚帝对大金来说,是最后的心腹之患,且途穷不足以与金一搏。宋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不顾金的感受,无谓地激怒金廷,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
宋宣和七年,金怀疑天祚帝与宋有勾搭,向大宋方面负责前线防务的童贯提出责问,问得童贯哑口无言。这年初,天祚帝企图南逃入宋,被金军阻截,又仓皇奔入西夏,终被擒获。残辽到此彻底覆亡。
宋在灭辽过程中的背盟行为,激怒了大金君臣。此前金太祖和太宗从总体上都还能遵守“海上之盟”,压制住了大臣要求惩罚宋的冲动。而在灭辽后,大金再无后顾之忧,对宋在两国关系上的种种不智行为,就再也不能容忍了。
金着名将领宗翰(粘罕)、宗望等一批激进派,都力主惩罚一下不知深浅的大宋。金太宗也感到:要是不打,宋是根本不能老老实实维持和平的。 。。
黑云南下欲摧城(3)
这年十月,金太宗下诏伐宋,拉开了对宋战争的序幕。其中以粘罕等为西路军,南下太原,进取洛阳,截断徽宗西逃入蜀之路。以达懒、宗望等为东路军,攻克燕京。而后,两路急奔汴京合围,要生擒宋徽宗这个超级大艺术家。
歌舞升平了百多年的大宋本土,即将第一次被北方武士的铁蹄践踏!
金军在开战前曾经频繁调动、集结军队,引起大宋方面少数边官的警觉,以银牌急报于朝廷。但是,朝中的主管者正忙于祭天地大典,竟然没有将情况报告徽宗。直到战争爆发的种种迹象连傻瓜都能看出来了,身在前方的童贯这才慌了手脚,派人去和大金交涉。
这时候去交涉,还顶甚用?宋要求金归还燕云尚未归还的部分,金则提出让宋再割让河北大部土地,根本合不上辙。宋谈判使者马扩表示,一旦开战,宋军将奋起反击。
……可笑!大金还怕这无用的豪言壮语吗?金谈判使嗤笑说:若是怕你们,我们就不来了,如果你们能把河东、河北让出来,两国以大河为界,宋也许还能保全!
海上之盟、尤其是宋单方面背盟的恶果,到这时尽显无遗。招惹了人家,又打不过人家;原来还可以引为战略伙伴的辽,也让自己亲手参与灭掉了。这时候,就是天王老子再生,也是没咒可念的!
坐镇太原的童贯总算认清了形势,除了忧虑,一筹莫展。想想金军铁骑的厉害,太原一天也不能多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跑!
太原知府张孝纯不想让他走,便质问道:“金人背盟,太师应全力抵抗,假如离去,人心必摇!”
哪想到,童贯的脸皮是比城墙还要厚的,他居然答道:“我不过受命宣抚,并非守土!”
张孝纯知道,如此一来大势已去,不禁叹息道:“童太师一生何其威风,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怕成这样,抱头鼠窜,有何面目去见天子?”
童贯不听,一心想走。他是宋西北军务最高统帅。他一开溜,大宋军队无人指挥,人心混乱。此时的宋军,不过是一群尚未逃散的鸟兽罢了。
金将领宗望此时也遣使到开封,向宋施加压力。宋大臣李邦彦等人平时就没主意,现在就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小心翼翼地问金使:如何才肯罢兵?
金使傲慢异常,硬梆梆甩下一句话:“不过割地称臣耳!”
想出“海上之盟”馊主意的大宋君臣,此时被自己制造的苦果噎得喘不过气来,只得派出使者前往金廷求和。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买卖做得太不合算。大宋君臣都预感到前景不妙……但不去讲和,又能如何?
当然,自从金军侵入宋境,这场战争就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大宋此前的举动就是再愚蠢,也不过是破坏了“国际关系”准则,这是可以通过外交途径予以解决的。金依仗武力,对宋提出骇人听闻的领土要求,悍然点燃战火,涂炭生灵,那么无论其出兵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应受谴责的。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不管以前大宋君臣是何等低能少智,但他们今后所组织的任何抵抗,就都应视为保卫疆土的正义战争。
对于这一点,我们后人不能因历史疆域的变迁,就对以往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抹杀战争的正义与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