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页)
建议,采用了古老的投石车把易燃的物品纷纷投到壕沟中,然后放箭进行火攻。而虎牢关上的李岩也不甘示弱,朝壕沟里放水,虽然使军队的行动产生了不便,但是却能保住他们的性命。那些易然的物品碰到水也就失去了作用。而多铎见火攻的计策不行,又采取了一条更恶毒的计策。
当年草原民族人善于野战,而不善于攻城,在宋朝的时候,这种情况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宋军面对强大的辽国骑兵,都是凭借高高的城池来抵挡对方的进攻,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情况也确实有效的遏止了对方的进攻,减少了自己的伤亡。而很可惜的是,草原民族出现了一位军事天才,他不但善于使用回回'炮,更为厉害的是,他把草原民族善射的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中原汉族所建立地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在他面前如同一马平川。丝毫不能阻挡蒙古大军前进的脚步。利用强大的弓箭手对城墙进行火力压制,然后动用无数的士兵和农夫,利用战马的飞快的速度,把护城河给填平,然后再在城外建立与城池等高地斜坡,骑兵从斜坡上飞跃进城墙上,对守城的步兵进行屠杀。不到十几天地工夫,一个城池就这样陷落了。
如今多铎面对李岩的防御。不得不使用这一招,一面使用弓箭手对壕沟进行压制,然后在周围和河北征集民夫,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土壤,让骑兵发挥他速度快的优势,从壕沟旁冲过,顺手把一袋的土壤扔进壕沟。一袋土壤当然没什么作用了,但是一个来回有几万的骑兵,那效果就不同了,一条壕沟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就给填地满满的。那唐军不但没有能坚守壕沟,要么被活埋,要么就是被弓箭给射死,几天下来,李岩大军居然死伤达九千多人。而壕沟也一步一步的被多铎给填平。不过到了虎牢关的时候,多铎前进的脚步也不得不停了下来,因为再要前进就是李岩大炮的攻击范围了。赵镜波带来的援军与火炮当然瞒不了对方的耳目,而更为气恼地是,李岩居然也用同样的方法把火炮运到了山顶上,居高临下。鸟瞰整个战场,虽然没见识过唐军火炮的厉害,但是多铎也知道,来自中原的火炮绝对不比自己的红衣大炮差的,更何况李无庸这个怪物与以前地中原的皇帝不同,他善于接受新的事物,与红毛人合作也是经常的事情,自己的红衣大炮还是从红毛人那里传过来的呢!强大的红衣大炮有效的遏止了多铎的进攻速度,也使李岩有了喘息之机。
然而眼前的情况李岩并不开心,他知道没有兵驻守地壕沟。就算有火炮地威慑。还是不可能抵挡对方的进攻地。失陷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壕沟要是失陷的话。自己手上可打的牌也就是眼前这个天险了。
果然第二天,虎牢关下一片寂静,敌楼上的李岩更是脸色苍白,只见虎牢关下,一字儿排开的不是清军士兵,而是来自周围,甚至是陕西、山西、河北的一些百姓,他们被清军驱赶着朝虎牢关行来,在他们的背上都背着一袋土壤。
见对方有火炮助阵,有害怕自己就算不计损失的填平了壕沟,自己手下也会死上不少人,这样在不久的城墙攻击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吴三桂不愧是中原出身的军事大家,兵法韬略也研究的透彻,使用平民背着土壤去填平壕沟,你李无庸不是打着驱逐鞑虏的吗?那现在眼前的是汉人,你总不会不顾自己的名声来杀他们吧!而你李岩也不可能给你的主子脸上抹黑的吧!到时候李无庸能体谅你的苦衷,但是他也得向天下人一个交代吧!
看着不断前进的平民,众人把眼睛都朝李岩望去,这个时候连顾君恩也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杀,则虎牢关以后死的人更多,但是杀了吧!天知道李无庸以后会怎样的处置李岩呢!
“大哥。”李仲催促道。
“告诉炮兵不要轻举妄动。”李岩缓缓的闭上了双眼,“命令兄弟们加强防备。”说完就默默的下了城楼。他能怎么做,城下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河南人,都是他李岩的亲人,他难道要屠杀自己的乡亲吗?他李岩做不到。他能怎么做,雷霆雨露都是君恩,自从跟随李自成,一路上他建功无数,最后又怎样,差点被他给赐死,天知道李无庸知道后会怎么办,文武相倾是历朝历代都是常有的事情,而在李唐王朝,李无庸也想改变宋以来,武将地位低下的情况,对武将也给予了很大的照顾,比如建立了帝**事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那些文人不同,他们在心里还是害怕前唐的情况还会在这个新的朝代发生。那些御使们整天就瞅着武将会犯什么错误,一旦发现就会蜂拥而上,把你整死再说,想当初,朝廷刚刚建立的时候,恰逢谷振东在关外大开杀戒,被那些御使给逮着了,要不是李无庸护着,恐怕早就呆在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