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页)
屁,两人经常弄出些矛盾,而李自成一方面倚重李岩,而另一方面也喜欢听听牛金星的马屁,再说自己属下之间不团结,只要没有涉及到大的事件,李自成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十几年征战的李自成再也不是以前的小小的驿卒了,平衡之道也学的精通无比。
“主公,我们面前的这座城市经过数代的经营,可以说是已经是固若经汤了,我们要是强攻的话,就算我们攻了下来,也是损失惨重,既然如此,强攻不行,就采取智取。”牛金星又掉了一下众人的胃口。
胡宗敏果然上勾,连忙问道:“军师该如何智取?”
牛金星又望了望左右一眼,只见不光李自成露出了渴望的神色,就是自己的死对头李岩也露出一丝渴望,得意的心更加得意起来,摇了摇脑袋,得意的说道:“属下此计以前也有人用过,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王贲也曾使用过这条计策攻下了当时叫做大梁的开封雄城。”
“牛金星,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想陷闯王不义?”李岩是李自成大军中少有的智勇双全的将军,在没有加入李自成大军的时候,他就是个秀才,精通史记,当然知道这件事了,史记载:“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俗话说水火无情,非不得已而用之,当年大梁的坚固可以与当时的历史名关函谷关相比较,秦军围大梁长达半年之久,坚固的城墙让秦军寸步难行,终于惹恼了这位大将,刨开黄河大堤,使用黄河大水淹了开封城,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军才得到中原腹地。
“李将军,你不要忘了,如今朱由检大军逼近,我军再不攻克开封城,就有被包围的危险,更不可能有余力进行你的那个千里大跨越。俗话说慈不掌兵,又说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只要闯王取了天下,这件事就是明军干的,闯王进城是为了解救百姓如水火之中,朝廷残暴,朱由检昏庸无能,为了对付我军,制闯王于死地,刨开黄河大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与闯王何干?”
“你可知道开封城内有多少百姓?如此作为不但会失去了天下民心,连上天恐怕也不会饶恕我等的,别忘了当年诸葛孔明火烧藤甲兵的时候说的话,‘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如此恶行连上天也会怪罪,诸葛亮五十多岁就在五丈原病逝就是明证。”
开封作为历史名城,又是连接南北的枢纽,自然商业繁荣,人口众多,是中原大地少有的大城,这一点牛金星当然知道,但是这一切不是他所考虑的,他只知道开封城内有无数的金银与粮草,他只知道以后史书上会有这么一句“智军师水淹开封城,李自成坐拥中原地”的夸奖,当然这个前提是李自成在天下争霸中获取最后的胜利,李自成会失败吗?答案是否定的,明朝如同落日的太阳了,已经无力回天了;张献忠困守四川蜀地,就算他尽得四川,也不可能是闯王的对手。
“主公,虽然此计甚好,恐怕有伤天和,请主公慎用之。”黄玉并没有说多少话,但言语间也露出了不支持的意味。说实在的,同为文人,他也看不起牛金星,所谓儒家门人,心中应养浩然之气,上辅君王,下安黎民,为百姓做事,还没见过要淹死如此多的百姓。
李自成仔细的听了双方的言论,作为一个主公,他所考虑的事情很多,但是却都是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无论是牛金星,还是李岩说的都有道理。“汴城不守无河南,河南无保无中原,中原不保则河北之咽喉断,而天下之大势甚可忧,危也。”李自成不由的想着以前有个叫做汜水县知县周腾蛟的人来,当初自己攻占汜水的时候,在他的书房里,看到的这个奏疏的副本。
开封是要进攻的,就算不占领,但是也不能给明军留下一个雄伟坚固的开封,可以说既由李自成肇起,就该说说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农民军领袖后期的“思想转变”。李自成初期是典型的“流寇主义”,略地攻城只为玉帛女子,过着刀客般的抢掠生活。《明史纪事本末》云:“初,自成流劫秦、晋、楚、豫,攻剽半天下,然志乐狗盗,所至焚荡屠夷。”后来,李自成“席卷河南,有众百万”,突然觉得自己可以打江山、夺天下了,行为大变,一改旧式刀客的匪气:“杀人者如杀我父,淫一人者如淫我母。”陷洛阳后,自成一改铲平城墙的“废城”行径,而是委人以守,攻下豫西洛宁,一改焚荡屠夷的滥杀,而是搜罗部分官吏“过堂”之后,推出斩首。李自成三打开封,“掠夺金帛”是次,志在江山地盘,难怪乎久攻不去。这仗打的是“战略”,非打不可。
李自成既然定下决心,眼下唯一要做的就是怎样安慰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