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4 页)
入城之后,方才得知酋首丹波秃令结带着数十个心腹不知去向。显然是趁着战势混乱的时候逃遁了。
“居然跑了一条大鱼!”童贯闻报不由有些气急败坏,“若不是此人顽固不化,我军怎么会付出这么大地代价攻城!不能将此人绑缚京城受戮,怎可慰藉死伤将士在天之灵!”
这番话是当着一众将领的面说出,自然是人人感动。不管怎么样,在这一次的大战中。童贯都始终表现出了一个寻常监军没有的质素,不仅亲临战阵,而且还能够谈笑风生,和往日那些内廷出身的宦官监军大相径庭。不少人甚至在心中暗道,就是当年的李宪李子范,也不见得比童贯做得更好。
“各位放心,丹波秃令结虽然逃了,但他仍旧必死无疑!”面对诸将愕然地脸色,王厚不由笑道,“此次失了湟州城。而且万余兵马只剩下了他那十几个亲信,青唐王子谿赊罗撒绝对不会放过他。为了激励士气,谿赊罗撒必定会将其斩首示众!”
听得这番论断,再想起王厚的种种战略,诸将此时方才心悦诚服。接下来的数天内,各方都在分头清点城内人口和各种设施,并奉王厚帅令招纳湟州境内的各族首领。挟着此次新下湟州之威。各族首领畏惧宋军势大,纷纷来降。最后累计得大首领七百五十人。人口十万户,一时间群情大振。王厚又约束麾下将士不得掳掠,不得擅自杀人,这也让原本忐忑不安的各族百姓暂时得以安心。
剧战之后,在军医那边正式包裹伤口时。姚平仲方才发现自己身上足有大小伤口数十处,最深的几乎见了骨头,因此他不得不休息了几日。由于有支关照,别人也没有去惊动他,当日他在城头的勇姿早已传播了开来,再加上支王厚又对其青眼相加,谁都知道,这一次他的功劳绝对不小。
效力于西军的其他两个姚家子弟也前来探望过,言语中不无唏嘘。毕竟,姚家的好几个将领当初曾经认为河湟可弃,与王厚不无芥蒂,因为这个缘故,姚雄姚古并不在此次西征将领之中,而姚平仲能够得天独厚,对姚家也是一个定心丸。
这一日,姚平仲接到王厚军令,匆匆赶到了刚刚辟为知州府衙地一处大宅院。由于他本就是王厚身边的人,因此只是报出名字便顺利入见←一跨入厅堂,只见里头除了王厚和童贯之外,尚有刚刚受命临时出任湟州知州的高永年,顿时愣了。
“呵呵,看希晏你的样子,似乎是已经恢复了!”王厚上下打量了姚平仲一眼,不由满意地点了点头,“我已经听说了,你这一次攻城时曾经亲自攻上东城城头不下十次,最后更是带领军士直下东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也没有堕了你们姚家的声名!”
“他就是别人口中那个使得好枪法的那个姚希晏,原来这么年轻地?”四十刚过的高永年好奇地端详着面前地少年,突然大笑道,“我当初和你的伯父并肩作战过,想不到不过数年,居然已经轮到他的子侄辈了!”话虽如此,他心中却觉得有些奇怪。要知道王厚和姚家芥蒂非轻,此次用兵除了赵佶下令随军的几个亲贵子弟外,并没有种姚等将门出身的将领随同出征,怎么会唯独对姚平仲赞赏有加?
“呵呵,希晏曾经是圣上地近卫班直,倘若知道希晏立下如此大功,想必圣上一定会龙颜大悦!”童贯虽然知道姚平仲和高俅之间的关系,言语中却不露半点口风,而是顺着王厚的口气称赞道,“王帅,要是你这一次不保举,我可是要向圣上抱怨的!”
“怎么,监军还怕我抹煞了他的功劳不成?”王厚哑然失笑,见姚平仲几次要张口都被自己这三人堵了回去,便挥手示意众人一起坐下。“捷报的文书我已经用快马飞报京城,这一次湟州大捷非同小可,圣上必定会大加封赏。只是,湟州虽然初定,但还有诸多后续需要一一考虑,所以我在奏疏中已经写明,建议年内不可再用兵。”
“什么?”
异口同声表示出异议的正是童贯和高永年,他们一个是希望大胜之后再来一两场胜利,也好借此机会更进一步,另一个则是希望能够趁势进击扫平羌人余患,听到王厚竟准备暂时休整,不禁都感到愕然。
“湟州虽然已下,但是,形势尚未完全稳定,那些新近来投附的部族首领,全都是首鼠两端的人,未必是持着真心。而青唐王子谿赊罗撒仍有大军数万,决不肯因为失了湟州而束手就擒。我军此次虽然大捷,但其实损伤不小,若是再贪功冒进,谁能担保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捷?仅仅是那无穷后患,就不是我们区区边将能够承受得起的。”
见童贯和高永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王厚又随意瞟了一眼旁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