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建设是我们发展战略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将明年定为“品牌年”绝非突发奇想,而是有的放矢。
第一个方面,机场面临的三大压力促使我们加快建设品牌:一、快速发展的压力。发展既是机遇也是压力,因为我们担心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所以必须把握好,要因势利导,不能丧失任何机会。在“危机观”里我讲到“失去机会就是危机”,对此集团公司领导给予了肯定,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二、市场竞争的压力。计划经济下这一点感觉不到,我们现在成了市场竞争的主体,竞争不但存在而且越来越激烈。我们面临的竞争首先是周边机场间的竞争。如北京、石家庄、太原机场,离我们比较近,大家都在争抢客货源,比如去年国航训练飞机、中信公务机训飞,别的机场也在争,好在我们工作到位,服务好,国航还给宾馆写了表扬信。最后他们选择了我们,这是我们工作努力的结果。刚才邵总也提到,要把天津机场打造成“名片”,这得益于我们观念的转变和服务意识的提高。其次是集团公司成员机场间的竞争,如武汉、重庆、江西。大家都在制定政策,都在开拓市场,都提出要抢先发展,尤其是武汉、重庆机场,很快成为千万人次的大型机场,我们的压力很大,我们离一千万还很遥远。此外还有国内定位相同的机场间的竞争。如南京、青岛、大连、沈阳,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想建枢纽机场,都在努力争取。最后是周边国家机场间的竞争,如韩国仁川机场,在国际货物中转上与京津机场竞争非常激烈。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竞争压力,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品牌建设;三、管理粗放带来的压力。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国内最好的机场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同国际公认的精品机场,如新加坡机场相比可以说天壤之别。我们要与国际接轨,要向好的机场看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管理一定要上水平,我们在研究发展战略时就提出要管理创新,不能失在观念上,失在管理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品牌之路。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7节:第一章 打造我们的品牌(5)
第二个方面,企业使命要求我们进行品牌建设。我们是服务企业,理应以客户为中心。要赢得客户,赢得客户的认同,把天津机场建设成为旅客出行的温馨港湾。要将依赖资源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制定上来,哪里有客货源,哪里就是我们的战略重点。我们要以感恩的心善待客户,TCS企业精神就非常好,“全员、全心、全力”服务于客户,这与我们机场的使命“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是相通的。建设品牌是企业使命的要求,是工作中追求完美的有效方法。
第三个方面,建设品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选择。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机场组织机构、人事制度、薪酬体系进行改革,是解决内部问题;然后整章建制、流程再造,是巩固改革成果,让企业有章可循;随后又主辅分离,组建专业化公司,所有这些都是打造企业竞争实力,使企业具备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的机能。这是我们为品牌建设做的坚实的铺垫。我们通过主动营销,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旅客吞吐量逐年跨越增长,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当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品牌建设就势在必行了。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不把品牌建设作为战略来考虑,就会犯历史性错误。所以说品牌建设是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的必然选择。(2006年10月26日在机场2007年工作思路宣贯会上的讲话)
10在细微处见真章
1、我们在品牌建设的流程接口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刚才邵总、龚副总都谈到共建问题。建设品牌机场、和谐机场需要与驻场单位同步进行、协同作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提升了,龚副总也主持召开了联检单位会议。我们不搞小恩小惠,有了共建成果,年终我们召开表彰大会,向支持我们的单位发牌子、发证书、发奖金。企业文化部要通过媒体宣传驻场单位,报道共建成果,让他们上级领导都了解他们在天津机场的工作状态。联检单位对机场的奉献,行政管理部要给他们的上级部门写信表扬。共建可以采取“结对子”等方式,我们在这方面要逐步积累经验,推动品牌建设。
我们的内部共建也非常好。特别是运输部、安检站、TCS、行李装卸、贵宾公司几个单位一直坚持开协调会,效果很好。现在内部推诿扯皮的现象少了,协调能力增强了,协调能力可以反映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2、非窗口单位的品牌建设在全面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